书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评论 > 书评 > 新闻详情
《白鹿原》读后感
来源单位:设计艺术学院       发布时间:2017-06-07      

书中每个人物都有着传奇般的故事,总结起来是白鹿两家的故事,围绕白鹿原两大家族的世谱延沿下来。故事的主线是一只白鹿,它象征着美好、宁静,整个白鹿原的平静祥和全部依附于它,从白嘉轩看到它,到占地换有它,再到它从白鹿书院、白鹿村戏台飘走,白鹿原的乡党们享受过安逸富足,也经历了战乱、动荡,但人们心中无法磨灭的仍是那个崇尚道德,与世无争的白鹿原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个人,家族,传统道德与外来革命的碰撞,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眼前浮现,庞大的背景下,他们每一个都颇具特色、跃然纸上。

书中的土地是白嘉轩及他的族人赖以生存的根基。他们在这里生老病死,秉承着朴素的生存哲学,只要土地还在,人就有生存的希望。饥荒,瘟疫,战争,政府来了又去,也只是惊慌一阵子,喧闹一阵子。依靠土地而形成的日常生活才是伟大而恒古的事情。

故事中的人物各具特点、各具性格,又各具命运。一个个活灵活现地立于纸上。令人深思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旧时的大知识分子白嘉轩的姐夫朱先生,另一个是不守贞洁的女人田小娥。朱先生是孔孟思想的代表。每日吟诵圣贤书便是他的最大乐趣。他与正统的封建知识分子不同,他在考取了功名后,看到时局不定,便拒官不做,在家乡开办白鹿书院,研究修身之法,编纂县志,一度时期曾招生传道。他在故事中是一个大智大悟者,甚至具有了通神的本领,可以未卜先知。他的一些预见屡屡应验。最主要的是他对时局的预测。在白嘉轩的长工鹿三死后,他不让雇佣了一辈子长工的白嘉轩再雇长工,结果在共-产-党夺取天下后,他因为解放前三年没有雇工而没有被评为地主。朱先生不为名所诱,不为利所动。他是一个极受人尊重的文人。无论是军阀土匪、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对他尊重万分。

田小娥对于道德的嘲弄令族人格外愤怒,最终死在自己公公刀下。田小娥丰盛的情欲下面其实是中国女性本质的柔弱。她也许只想过普通女人的生活,而身体是她唯一的本钱。但在关键时候,她的男人们一个个离他而去。“你走了我怎么办?”田小娥不止一次说过这样的话,没有人能够回答。“女人只不过是窗上糊的纸”,白兆氏,白嘉轩的母亲这样说。如草芥一样被潦草带过的白嘉轩的六任妻子,守活寡最终疯死的兆鹏媳妇,新婚夜自杀的大拇指女人,被糟蹋冤死的黑玫瑰,他们只是男人传宗接代,或者要面子的工具。女人的本性被压抑后,爆发出来反而格外的激越,对女性情欲的刻画是《白鹿原》的重要一面。

书中的朱先生是个智者,书中着墨也较多。在作者的眼中,朱先生有三双慧眼,一双回首过去,一双洞察当前,一双穿透未来。似乎所有的事都逃不过他的三双慧眼。他在死前就算定了要被人揭墓,所以他留下话“不装棺木”。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的一生。结尾处说,一群打算挖墓刨根鞭挞死尸的红卫兵刨出那唯一一块封门砖,上刻“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虽说这样的情节在传奇的色彩上有些过于浓重了点,不过给人留下更多的,仍是叹服。为理想社会奋斗的百灵被自己人活埋,真正的革命者死于战火。善于权谋,心狠手辣的人窃取果实。政治与战争在白鹿原上造成的创伤远甚于天灾与瘟疫。黑子看似反叛,其实被时代的洪流冲刷的不由自己。他是白鹿原政治角逐中的醒目一子,却最终难逃过河拆桥的命运,这也与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有直接关系。

这本书虽然很长,但是情节张弛有度,细读起来非常有味道,让人停不下来,也并不令人疲乏。作者运用了插叙等手法,使整本书更加具有层次感和艺术性,句子稳重结实,另人叹服。

文章作者:田慧子 编辑者:毕雯雯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