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舒德森,美国著名新闻史学家,现任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曾获得哈佛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 “新闻扩大了整个社会可以共同思考的内容,它通过作为“培育民主政治的场所”的公共领域,和通过新闻得以维持的“想象的共同体”这两种方式,促成了共同的社会世界的日常反思与再建构。“他的这句话受到了许多人的推崇,是对新闻的一种重新定义。
《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是他在1978年所著。这本书将媒介与社会学相互结合,细致地论述了美国新闻业中的“客观性”这一理念的诞生及其发展,同时用这个研究新闻的专业性和媒介机构。作者没有将新闻报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历史背景割裂开来,严谨地分析了美国新闻业发展方向及影响因素。围绕“客观性”相关联的新闻理念、表现手法的争论发展历史,引发读者们的思考。
书的绪论部分主要谈到了客观性思想,从而也暗示我们,客观性将是这本书的讨论重点。在绪论中写到美国新闻业经常受到“不够客观”的指责,美国的新闻业总是被批评为没能“客观”报道每日新闻,随后抛下了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批评人士新闻业就理所当然应该客观呢?直到看到这个问题,我才发现我并不知道答,也没有去思考过。我们只是听从别人对于新闻的定义,却从未想过为什么。
检视杰克逊时代报纸的转变过程,将“新闻”的本源与政治民主化、市场经济扩张、城市中产阶级的崛起关联起来,从而了解新闻业的客观性理念,这便是第一章:平等时代的美国新闻革命:便士报的主旨。这本书书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二、三章是对新闻业的职业化、专业化以及19世纪90年代故事和信息两类新闻两种模式的探讨,即使美联社的风格真的成了日报记者效仿的对象,各报纸仍会考虑客观报道是否符合自身的利益和需要。客观性的理念应该是将事实和价值判断区分开来。事实是关乎世界的,不受个人判断和价值取向影响,而价值判断是个人有意识或无意识中对世界的评判选择,是主观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政府对新闻的管制变成了国家安全机制的建立问题直至二战,政府对新闻业的管理越来越让人揪心,这是第五章的讨论内容。客观性的理念是:应该将事实和价值判断区分开来”,但“即使是《纽约时报》的记者也很难辨清事实和价值判断之间有何明显区隔”。从“一战”期间极少考虑客观性,到20世纪60年代业界普遍认为“客观性是美国新闻业的象征”,期间经历了美国报业的数次变革。
便士报在19世纪30年代开始逐渐盛行,伴随着政治经济民主化和市场经济范围的扩大,新闻大革命就此展开。随后客观性就成为了新闻从业者不得不遵循的通则。报纸的名称也由“广告报”转为“先锋报”、“太阳报”。同时我们也知道了“新闻”与“报纸”并不等同,报纸上可以不是新闻。新闻业大革命,让新闻逐渐成为报纸的中心,各家便士报极尽所能地搜集可称之为“新闻”的事实来并加以报道。便士报开创了社会事务的新态度:“任何事件,不管看来多么微不足道,都可能适合报纸刊载。”,“模糊了私生活和公共事务的界线”,只要不含有不雅的文字,似乎都能刊载在便士报上。这遭到了社会的质疑,特别是六便士报的抨击。低价格,大量的发行量,赚取广告费,开创了报纸的新的运营模式。
1960年后美国兴起解释性报道与调查性报道 。老记者坚持国家的利益大于真相,继续对报道的伪事件听之任之,有的记者站出来揭发政府的阴谋,使得这一情况开始转变。此时的社会批判文化兴起,整个社会流行批评政府。同时,美国新闻业两代人之间围绕“客观性”产生的“对抗文化”,制造了一批更激进更具怀疑精神的新闻受众,不相信政府,年轻而反叛。客观只是一种理想。新闻报道的理念都建立在政治假设上。新闻报道的套路有问题年轻记者开始反对老编辑们传统的信息化报道与硬新闻模式。另外,文学传统和揭丑传统也在反对旧有的硬新闻报道套路;调查性新闻基金会建立并鼓励记者对新闻进行深入调查;以及水门事件调查的表率作用等等都刺激了记者对于调查性报道的渴望。
伴随着美国社会的变迁,民主的发展及文化的冲击,我们也应当从中得到启发:新闻事件源于社会,不单以情感、固执、偏见等主观情绪来判断事件,有利于提高新闻制作水平,同时对于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与认知能力也同样十分有好处。
文章作者:吕联城 编辑者:毕雯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