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评论 > 影评 > 新闻详情
电话连接着遗憾与爱——浅析《自杀热线》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20-11-26      

一部电话,两种声音,生命的抉择在此刻定格。素未谋面却似曾相识,海瑟和斯坦的联系在电话线的两头延伸,扩展成游离的因子,使空气中充满了和谐与爱的气氛。然而是女主一人撑起整部影评,导演以这样一种形式向人们展现人间真情,展现了陌生而又熟悉的情感,完美的诠释了“倘若有爱,人见便是天堂”。

这是无比遗憾的诠释,迟到的惊喜,死亡的释然。

第一个遗憾,关于是女主和自己的同事。二人相互暗恋,但有互相不说破,就连打招呼都包含着小心翼翼,只是自己的心意仍然无法被对方看见。第二个遗憾,明明已经在记录中找到了一个相似的人,但是名字不同,又被放了回去,殊不知只是因为老人用了假名,在海瑟寻找档案时,观众的心都被一同牵动,期待着能有好消息,然而却失望落空。第三个遗憾,是最后的倒数几秒,老人承认自己使用假名,这时观众也恍然大悟,那个档案中就是老人的真实地址!然而在影片最后可以发现,老人还是没有被救回。这样的三次遗憾,让人在“上升与下降”进入影片,沉浸在影片的情感中无法自拔。

这是爱与爱的交织,复杂情感的弥漫,谨慎变为勇敢的强大。

第一份爱,是海瑟与约翰的爱。“太迟了,木已成舟”道尽了约翰心中的无尽痛苦与绝望。临走前,作为孤独的个体,约翰希望自己的悲伤能有人共享。而海瑟,则使尽浑身解数,用爱,将约翰从中拉出,让他留在了人间天堂。在短短的二十分钟里,海瑟给约翰以重生,约翰令海瑟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尽显人生价值。愿困难与挫折降临时,相互救赎也一同到来。第二份爱,是老人与妻子的爱。25年前失去刚出生的孩子,2年前失去自己珍惜的妻子,老人在失望与悲痛中活着,但他一直没有失去对妻子的想念,这是老人与妻子之间的爱,是一纸婚约,一辈子守护。就是这两份爱,作为影片的两条线,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利用这样的叙事,向人们展现出这个爱的世界。还有一份爱,是海瑟与同事之间小心翼翼的暧昧的爱,虽然微小,但是在开头和结尾,象征了勇敢的爱。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几乎只以女主为拍摄人物,且人物所处的环境也只在办公桌前,直到最后才刻画别处,这就非常考验女主的演技,而莎莉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情感的拿捏恰到好处,坐在桌前红透的鼻尖、浸满泪水的眼眶、等到斯坦利说出真相的时候又让演员通过不停的看表来表现女主人公因害怕错过抢救时间却无力挽回痛苦急切的心情等完美表现了情感的变化。这样独特的人物调度和精湛的演技共同成就了这部影片。

这是色彩的碰撞,是亮色打破白色的裂隙中,照进了生命的光亮。

影片伊始,被墨绿色装点的大厦入画,奠定了影片抑郁悲伤的情感基调。随着镜头的慢摇,坐在亭子里阅读的海瑟戴着亮粉色的针织帽入画,与环境形成了极强反差。在海瑟的工作单位,左边一直有一束阳光照进,这象征了它是光明的一方。反观老人的家,虽然没有面部镜头,但是有一个白色柜子的镜头反复出现,暗淡而单调。而在影片最后,对门框的的刻画一直出现,白色的画面,使人平静。突然,他的妻子从门外走进,我们都明白这意味着老人的死亡,但同时也为老人死亡的“好结局”而释然。老奶奶的手里的一个亮绿色的袋子,打破了白色的画框,给人以视觉冲击。正式这种平和与激越的重复对比,无不将快节奏下机械运转的社会中的爱与温暖送进观众的内心,令人治愈。

这是音乐的跌宕起伏,是细节的心灵刻画。

影片开头,抑郁的音乐与整个影调共同构建了一个压抑着人的冰冷世界。进入海瑟的办公室,音乐更加单调,反映出海瑟被生活所困,过着相同的生活,而在老人死亡后,音乐旋律却优美富于变化,渲染出了爱与温暖的巨大力量。音乐的运用,令海瑟与约翰之间的爱与温暖散布到了世间的每个角落。

这是明暗交织的叙事、是勇敢的爱的体现、是色彩与色彩的碰撞、是细节的完美刻画。显然,人生就像一场开卷考试,却没有参考答案,我们往往习惯了相互借鉴甚至抄袭;可当时间开始倒数,相信只有尊重自我选择才是最佳的作答方式。老人勇敢直面死亡,那一通电话不是企求世间的挽留,而是最后的道别,现实也尊重了他无畏的选择;女主角勇敢去爱也顺理成章、如愿以偿。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