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评论 > 影评 > 新闻详情
人生之光,人生之华——观《天堂电影院》有感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20-02-26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青春记忆都是不可磨灭,余韵悠长的。电影中的大导演萨尔瓦迪维塔,在功成名就之后的日子里,也从未忘记自己曾经在小镇的青春岁月。

电影开篇便是萨尔瓦迪维塔母亲给他的一个电话,电话转了又转,电话号码变了又变,原来,他已经三十年没有回家了。这次他母亲来电是为告知他阿尔弗雷多的死讯。他得知时已是夜半时分,却默默地起来,看着一片黑暗。又闭上眼睛,过往岁月的片段仿佛斑驳的影片飘忽在他的脑海。那熟悉的电影院,那着粉红衣服的女孩,那等待着的母亲,那些熟悉的居民,那久不曾回去的故乡小镇,那已逝的青春......

那时的他,有个忘年交——阿尔弗雷多。他们之间的友情成为贯穿全剧。阿尔弗雷多帮拿了买牛奶钱看电影,被妈妈发现打的多多解围,多多帮参加资格考试不会答题的阿尔弗雷多作弊,而对于电影和放映机的共同爱好,让这两人成了忘年之交。多多想学习放电影,阿尔弗雷多本是不愿,因为他不想多多像他一样一辈子困在小小的放映间里。但在多多的软磨硬泡之下最终还是教给了他。之后,电影院发生了一场大火灾,是多多及时的救出了被困在放映间的阿尔弗雷多。可 阿尔弗雷多失明了,此后只能由小镇上唯一会放电影的人——多多,来继承这份事业。此时的多多到了青春年华。

青春时的多多初尝爱情的滋味。那是一个美丽的女孩,她有着深邃的蓝眼睛和不安分的金色卷发。初见时多多便已对她一见钟情。之后再见,这青涩的少年郎竟紧张的说不出话来,在与阿尔弗雷多分享了此事之后,他决定像故事里的骑士一般,在女孩窗前等待她转变心意。终于,那一天来了。电影里的色彩本是平实而温和的,没有繁冗复杂的花纹装饰出镜,亦没有令人炫目的场景色彩。有的只是浪漫的意大利随处可见的温馨色彩。小镇上的房子是土黄色的,天空是灰蓝色的。少年为了运送拷贝的影片在乡间的小路上疲惫的进行着往返,反复出现的是他身后青绿的草地,还有沾染了淡淡黄色的更加绰约的天空。而那一天,整部影片唯一一块亮的让人炫目的色彩,便是多多的初恋,那可爱的女孩子穿的一件艳丽玫红色的大衣,那色彩仿佛一朵正值花季的玫瑰,让观众感到幸福的晕眩。她来放映间找多多,在气氛的烘托下,多多情不自禁的吻了她,玫红色更是凸显出他们爱情的甜美和欢欣。

可惜好景不长,他们的恋情被女孩的银行家父亲发现了,之后二人还曾偷偷见面,但当多多要去服兵役时,女孩并没有按照他们约定好的那样来送他。之后在军营里,多多亦曾盼望着女孩的来信,可始终没有。这里给结局留下了全片最大的伏笔。至此,多多的初恋不了了之了,短暂,美好,猝不及防但余味悠长。成为了多多在此后三十年都没能忘怀的最重要的青春记忆。

多多服完兵役回来后,还因失恋而郁郁寡欢。阿尔弗雷多看他青春正好,不忍他消沉,便对他说:“每天待在这个小镇上,会以为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你会相信什么都不会改变。”他让失意的多多离开故土,永远不要回来。“别回来,不要想念我们,不要回头,不要写信,不要为乡愁所牵绊。假如放弃了回来了,不要来见我,我不会让你进我家!不论你将来干什么工作,都要热爱它,就像当年你还是小鬼头时,热爱放映机那样。”这里的剪辑场景值得一品,多多在听完这番话之后坐在台阶上深思,然后马上连接的画面是现代的大导演萨尔瓦迪维塔,以同样的姿势深思疑惑着。我相信,从三十年后的角度来看,这是他人生最重大的思考和决定。慢慢的火车的汽笛声响起,镜头又拉回当年的车站,这里的剪辑同样出彩。导演没有选择剪一些离别拥吻,痛哭流涕的悲伤场景来展示多多的离开,而是选择了一些特别却容易被忽略的场景——母亲和妹妹拥抱他时,他们的手部特写——她们紧紧的搂着多多的脖子,不愿放开,紧紧抓着他的后背,衣服都有了褶子,他也拥抱着她们,手掌轻拍以示安慰。地上的两个皮箱入镜,仿佛等着被远行的人拎起...就这样,多多将在小镇上的的一切青春记忆都深藏于心底,仅带着对电影始终如一的热爱,和青春少年的一腔热血,离开家乡去了罗马,在那里成为了大导演,功成名就,受人尊敬。三十年过去了,他青春不再。但他依旧没有忘记那天堂电影院的模样,看电影的人们,阿尔弗雷多和他给的教诲,青春初恋时的那个她...那是他最珍贵的青春记忆啊。只是他谨遵阿尔弗雷多的嘱托,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不再回到小镇上罢了。

去往罗马的列车才开出小镇不见送行的人,影片就转而到了现代,飞机降落,萨尔瓦迪维塔回到了故乡的家中。等待了三十年的母亲慌忙放下手中未织完的毛衣,蹒跚着跑下楼去拥抱儿子,慌乱中却忘记把线头放下,于是那毛衣任毛线拉扯,一圈圈缩小,这里的摄影手法十分巧妙,镜头一直停留在毛衣上不曾离开。那毛线散开之快像极了这三十年飞速流逝的光阴,直至母亲和多多问好,才戛然而止。这期间,观众只得看着毛衣的变化,听着声音让心跟着母亲那一端的线头穿过门廊,跑下楼梯,跑到多多面前。

多多在小镇上的日子里,去了天堂电影院。他在废墟中找寻,抚摸着电影院里过去的物件儿,看着熟悉的场景,与脑海中的青春记忆重叠交融又略显不同,他走到放映间,找到了一些旧的带子。回家看时发现是他青春时拍的初恋女孩的画面。他看时全神贯注紧盯银屏,可我总觉得的,他是在透过屏幕看一些我们看不到的,他自己脑海中的东西。那是什么呢?是属于他的青春记忆......电影院最终被炸毁了,干净利落,这一炸也是炸在了往昔的青春岁月上,像是给青春的祭奠。

影片最后,多多终是与与初恋相见了。无论是三十年前还是三十年后,多多都一如既往地守护着自己的爱情,看到初恋家的灯亮着,便一直拨电话过去,他从未放弃过等待与追求,那是一种任何岁月、任何破坏也无法抹去的永恒的印记,虽然二人相见时早已物是人非,不再年少。两人谈及当年的不告而别,竟有阿尔弗雷多的一番话令二人错过。这实是令人唏嘘不已,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毕竟阿尔弗雷多一直想让多多离开小镇,而多多对初恋的留恋会裹挟住他追梦的脚步。三十年后才知晓,不知大导演萨尔瓦迪维塔作何感想,我猜想他应是明白阿尔弗雷多的一番苦心,但又感叹这些年的错过吧!导演在片末如此处理,是给多多的青春一个圆满的尾音。这不仅使多多的人物形象更加丰盈完满,抓住观众的心给了一个大团圆结局,更使影片对青春的表达得以升华。凸显青春虽终有遗憾,不曾完满,但其美好绚烂依旧耀眼!这一部分确实有其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与震撼力,能引发观众们思考自身经历的强烈共鸣。

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电影或许也讲述了战乱后人们精神生活的变迁,友情亲情的等待与守候,但我看来,影片最重要的是讲述了一个人的青春故事,一个人一生当中最为绚丽的年华,他在那时有着最为热爱的梦想,有着为他着想,支持他的家人朋友,有令他难以忘怀的初恋情人......这美好的青春,像极了西西里漫长的夏日,不曾离去,值得他用往后的一生来怀念。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