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动物凶猛》,是在19岁夏季,家里的窗子边,漏在书上的阳光是沉默的金色。《阳光灿烂的日子》很早就已听闻,却是先读了王朔的原著,时隔近一年,才看完这部电影。
不知为何,原著的语言风格虽然是有力而肆意的平实,却给了我一种强烈的超现实的感觉,仿佛整个故事被勾上了一层模糊却又辉煌的金边。《阳光灿烂的日子》令人惊讶又惊喜地用金色调表达了我对于那样一种青春的想象。谈起过往,也唯有金色的语调才能契合那段由幻象与难以分辨的事实相融的理想化的时光吧。
《阳光灿烂的日子》由姜文执导,夏雨、宁静、耿乐、陶虹等主演,借着青春残留的热气,将故事聚焦于20世纪70年代初北京军队大院的少年马小军的青春期。闲逛、茬架、打哄、闹事、逗女孩,逃离了大人们管教束缚的他们,以淘气嚣张的面孔度过了充溢着荷尔蒙的岁月。那时,他们打群架、羞辱老师、撬别人家的门、和一帮朋友厮混;那时,“这座城市属于我们”。
影片带给我的直观感受与原著其实有所出入,原著虽然于我而言也极具冲击力,然而电影却将荷尔蒙气息描绘得更加浓厚,强烈地追忆着男孩们的青春时代,形成了与原著略有不同的风格。影片最吸引我的有两方面,一是影片视角的纯粹与真实,二是野性与平和的力量之间的冲撞。《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导演没有试图进行说教、反思与刻意解释,没有试图将其价值观以传教的姿态传达给观众,以产生某种宏大、沉重的观影体验,而是向观者平和地讲述一个真正青春的故事、一种理解、一种可能模糊混乱却毫不矫饰遮掩的体验,是大胆的坦白。另一方面,影片展现了一个充满力量,交织着激情与苦闷的青春,画面充斥着青春期男孩女孩们身上的那股冲劲,那股带着原始意味的野性。而这野性的表达中,又贯穿着姜文平和、从容、略带沧桑的独白,这种差异与冲突十分奇妙,成人之后,满怀深深的理解与毫不宽容(因为无需“宽容”)的态度回望略显荒唐的青春岁月,仿佛与老友阔别再叙,站在曾经的自己身旁,增强了电影的感染力。
影片的最后,青春的过曝的阳光金色深深潜入更具秩序感、更乏味、更深刻的黑白。成年之后,青春时代理直气壮的放肆有所收敛,他们懂得了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他们从汽车天窗里站起身来,吹着青春终结的风。这一幕让我想到摇滚乐,黄金时代渐远,那群少年也渐远,曾经的苦闷与反抗、曾经的激情与热烈、曾经的纯粹与真实,都如梦一场,梦的细节难以分辨,只留下大片的金色。这极具层次感的金色中,闪烁着那群莽撞少年的眼睛。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那样富有张力、无拘无束、嚣张率性的青春,我是不曾体验过的。那个时代消逝了,那群少年的模样消逝了,可那段记忆不曾。
“我发誓要老老实实讲故事
可是说真话的愿望有多么强烈受到的干扰就有多么大
我悲哀的发现根本就没有办法还原真实
记忆总是被我的情感改头换面并随之捉弄我背叛我
把我搞的头脑混乱真伪难辨
我以真诚的愿望开始讲述的故事
经过巨大坚忍不拔的努力居然变成了谎言
有时候一种声音或是一种味道可以把人带回真实的过去”
可是无论是“我喜欢你”还是“我车掉沟里了”,那种感受才是珍贵的。
其实想想,回忆之所以为回忆,是真是假并不那么重要,当我们用金色谈起过往,留住我们的,只是即将逝去的沉默的金色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