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摘去假眼假嘴的花生人小姜扑通一声跪下,向代表独裁势力的吉安大人求饶,请求他放过太子时,我感觉自己的心咯噔一下——他怎么那么傻?这个视花生人为猪猡的老头怎么可能会将他放在眼里呢?所以,小姜死了。
当吉安老爷的孙子小鸣扑通一声跪下,向太子展示剧毒黑蛊石,由衷展望自己想跟随太子一起克敌致国的宏图大业时,我的心又是咯噔一下——人畜无害的外表,暗地膨胀的野心。力士的强悍与稚童的任性重叠相生,安能辨君之年幼?所以,小鸣活了下来。
当倦于光头强式幽默的漫友为《大护法》成功开创国内分级动画先例而振臂欢呼,惯于鲁迅匕首般锋利遗风的政客为无处不在的监视之花与活如行尸的花生人而倒吸凉气,叹于“何处繁华笙歌落”的剑侠为温润雅致的水墨画风而欣喜若狂,笔者却独为腥风血雨中两个孩子的迥异命运而耿耿于怀。
小姜和小鸣,一个是花生人,属于被压迫阶级,一个是官三代,是统治者。两个本应不共戴天的人物,首次同框却是在一个绿草如茵的坡头欣赏太子画作这样其乐融融的气氛中。
“太子好厉害!”“太子好谦虚!”初次见面,小鸣两手托腮,盘腿坐定,目不转睛地盯着太子画画,稚嫩的脸蛋上写满了崇拜。那一刻的小鸣,留着冲天小辫,身着粗布单衣,对太子的景仰浑然天成、溢于言表、毫无矫饰。那一刻的他,活脱脱就是个孩子。
但随着情节的推移,小鸣也在慢慢撕破他作为“孩子”的保护膜。在小姜被抓、需要拯救,从而引开大护法的调虎离山之计充分施展之后,小鸣将太子带入自家,彻底摊牌:“忘了小姜吧!他不过跟其他花生人一样,是爷爷养的猪猡!”这是小鸣作为统治阶级的后裔所流露出的真实想法。之后,小鸣取出了爷爷通过谎言与屠杀换来的黑蛊石:“这种石头有剧毒,能致幻,对一国的天子大有裨益。待太子登基一日,便是小鸣成人之时,希望能辅佐太子,共同掌管国事。”你无法想象,这样的话出自一个孩子之口。那一刻的小鸣,眉宇紧锁,谈吐清晰,活脱脱就是一个老谋深算的野心家。这也让人不得不怀疑,自一开始他与小姜和太子的相遇,就是一盘精心设计的局。
手虽小,却将一切抓在了手心。
相较而言,小姜可谓一个赤子。“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对小姜而言,这条正途就是始终以善心忖度身边之人。这也是他会暗示敌对势力吉安老爷逃命以躲避起义的花生人的动力所在。因为目睹“极恶”,所以他走向了“极善”,像个未曾被玷污的孩子,有种令人心疼的天真。
一个已沾染秽气,一个仍赤诚如初。
一个密谋出路,一个惨死刀下。
“你一定要是个孩子,任野风吹不动你的坚强。我为你包扎心伤,任大雨黑夜彷徨,暗不下你守护着的光。”殿堂级歌手蔡琴时隔十四年,为《大护法》献唱主题曲《你一定要是个孩子》。天籁的嗓音在钢琴与小提琴的无缝映衬下愈显刚柔并济。整首歌从歌名起,就向大众通俗直接地传达出了制作方的价值观——你一定要是个孩子,一只不怕虎的小牛犊,纵被荆棘扎得伤痕累累,也要义无反顾地捍卫内心的一片净土。
这听起来似乎更像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自白。
理想主义者是一群用情感与直觉认识世界的人。他们的内心深处隐隐有某种东西在闪烁,平时被小心翼翼地包裹在世俗的皮囊下,与旁人无异,但当真的面临生与义的抉择时,心底的皮囊被尖锐的铜钱边一点一点地割裂。至于最后皮囊是被彻底粉碎还是独留划痕,一直苦苦守护的东西是被废置还是继续保留,全看其自身修炼到几成。
对于理想主义者而言,他们所追求的似乎只有来自内心的安定,这种安定出于把身边人都理想化的惯常,对人类生存意义等终极命题的追问。《大护法》中的小姜在这个自相残杀的黑洞中猛然睁眼。“我们是谁?将以怎样的方式死去?”这是觉醒后的小姜始终在极力解答的问题。他是个理想主义者,是个孩子,但他死了。
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似乎只存在于作品中,历史环境与社会条件决定了人骨子里趋利避害的特点。现实中的大多数人往往是小姜和小鸣的结合体——我们狠不下心来为利益抛弃挚爱,但也缺乏为所谓正义与理想献身的决心。现实远比艺术创作要复杂多面。
你真的一定要是个孩子吗?或者说,你真的一定要是个理想主义者吗?这个问题很难有一个确定的回答。
当小姜为善而死于刀下,我们为他祈福,为他的赤子之心而感怀,但若自己置身于此,我们不能保证自己有那样的勇气,此时的我们更倾向于一个现实主义者。
当小鸣为自己的欲望,劝太子放弃朋友时,我们又会对此行为进行道德批判,因为我们心中仍有基本的善恶准则,这是理想主义者的光辉遗留。
小姜和小鸣,其实都是不完美的我们。
再听《你一定要是个孩子》,深远的曲风,谆谆的劝导,有对深受心伤之苦的理想主义者的关怀慰藉,也是对现实悲歌的低吟浅唱。
做孩子不易。
文章作者:缪颖玥 图片作者:来自网络 编辑者:毕雯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