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评论 > 时评 > 新闻详情
死亡,何以教育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19-04-27      

4月6日,摄影博主司原逐冀在微博发布了照片,并留言——“我与父亲的合影”。为了“完成自己的愿望”,司源逐冀趁着清明节回老家修新坟,赤身裸体与自己父亲的尸骨拍摄了一组照片。照片一经发布,立刻在网络上引发了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在“制造舆论”、“标榜自己”;有人却对他的举动表示理解,觉得“毕竟是特有属于他自己的东西”。司原逐冀则回应这是清明节期间给去世30年的父亲换新坟时拍的照片,“用这种方式来纪念父亲我觉得是恰当的。”

生死亘古以来就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当人们谈起生死时,总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对于死亡,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人死后埋入土地之下,死者方觉心安。司原逐冀将死者曝光于太阳之下,曝光于社交媒体之上,违背了“入土为安”这一概念,招致了大众负面的评价。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司源逐冀的行为也体现了大众渐渐变化的生死观。

生死观念的变化,首先体现在丧葬方式上。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加深,一些传统的思想观念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除了土葬这一传统形式,人们也开始普遍使用火葬、海葬等形式来处理亡者的遗体,不再被“入土为安”的观念所束缚。更甚者,亡者在身前签下器官捐赠书或遗体捐赠书,献身于有需要的人和医学事业,不再拘泥于古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损伤,始之孝也”的观念。

生死本为一体,但在现代的教育体系之中,常能听到“生命教育”一词,却甚少谈起“死亡教育”。生与死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人从母体内孕育成长,来到这个世上历练一遭,再转身离去,这其中经历的数十年岁月,塑造出了一个完整的灵魂,有着生的体验和死的感悟。“死亡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词汇,而是对于人生价值的总结与升华。一个健康的死亡观,可以帮助人们消除对死亡的疑惑、害怕与迷惘,从而淡然接受死亡这一必经的过程。

随着国内老龄化趋势的明显上升,如何正确地面对死亡、普及死亡教育的问题也亟待解决。在西方国家,死亡教育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便开始兴起并受到广泛关注。人们特别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回答他们“人为何而生”“人为何会死”“死亡之后该去向何处”的疑问。而中国的死亡教育,开始于本世纪。2012年,中国高校第一次开设“生死学”课程。近几年,致力于研究“生死文化”的清明论坛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教育成为普及“死亡教育”的主力军。

即便如此,现代社会对“死亡教育”的普及力度也还需加强。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说过:“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某网站对111位丧亲人士的调查显示,82%的人表示在亲人去世后时常感到孤独,逾七成的人面对失眠、健康变差的问题,更有1/3的人透露曾有自杀念头。

幸运的是,在2019年的全国两会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顾晋作为人大代表曾表示,很多癌症晚期患者饱受病痛折磨,但中国人对死亡的观念相对保守,就算是痛苦,病人家属或患者本人也不愿意放弃治疗,接受舒缓治疗。年轻人自杀现象也时有发生,尊重生命的教育还有欠缺。顾晋提议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加快死亡教育立法,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均建立适合中国文化特色的死亡教育建设体系。

“死亡教育”的普及或许需要时间,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尽情展望一个人人都树立健康生死观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人们能在缅怀先人的同时,感谢生的可贵,明白死的价值。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