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评论 > 时评 > 新闻详情
后雷锋时代的感动与信任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发布时间:2012-03-04      

(本报评论员 薛忠宇)自1963年以来, “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已经喊了49年,在“雷锋精神”感召下,共和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光辉人物。如老一辈的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劳动模范王进喜、李素丽,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
  跨入新世纪后,尤其在当下,雷锋的故事或许早已被魔幻小说、宫斗穿越的故事取代,更鲜有像祖辈、父辈那样对领袖或文艺科教“大师”的炽热崇拜,“雷锋精神”似乎离我们渐行渐远。回顾2011年,在“小悦悦事件”、“老人摔倒”等诸多事件中暴露出的社会问题再次重重的指向了人情世故的冷暖,一再拷问着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良心。相互信任是感动的基础,然而,当社会公德被利益掺入后,明哲保身的念头便会不由自主的冒出头来,从而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社会上或多或少有一些人或事,因为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后雷锋时代的“雷锋”,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仍然充满感动和关爱。
  2012年2月3日,“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最终揭晓。获得“年度十大感动人物”称号的既有来自杭州本土的用双手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吴菊萍,也有用买烤羊肉串赚来的钱帮助贫困学生上学的爱心巴郎阿里木,还有新时代的“焦裕禄”、不负群众的草鞋书记杨善洲……
  综观历届的“感动人物”,他们大多都是从事在普通岗位上的平凡人,从没想过能上电视,也没想过哪天能“得奖”。他们所想的,只是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一直在做着奉献社会的力所能及的事,而他们仅仅是像这样诸多的人中的典型代表。在我们的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人,如果说捐献骨髓的陆骁同学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当代大学生的风华,那么爱心手语社、大小手这样的公益社团则给我们呈现了集体的风采,当然还有更多的个体参与到公益献血、乡村支教、社区慰问等公益活动中去。
  社会并不缺少爱和感动,关键是需要有一种切实的制度来保障和维系这种爱和感动。单靠每年的《感动中国》来涤荡人心、感动全民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的是家庭教育来培育这种可以延续的精神价值,社会教育来规范人的行为限度和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来支撑起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