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通讯社评论员 万穗 孔睿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18日闭幕,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会议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对于此次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笔者持有三点思考:
一、 经济立国后的如何发展文化强国
30年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式经济奇迹。截止2010年7月30日,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英国、日本等传统经济强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已经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世界上再没有国家敢于忽略中国经济的强大影响力。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开始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决定》强调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时,《决定》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在我国,纵然不断增长的经济为文化提供了肥沃的资金支持,近几年来,国产电影、各大卫视的自制剧等节目的数量呈现翻倍增长的趋势,经济文化化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然而影视界、图书出版界、传媒界等文化产品纷繁复杂,存在着其弊端。“Made in China”在转向“Made by China”的过程中,不免存在着抄袭、侵权、盗版等现象。因此,如何发展成为一个文化强国,而不是单单是一个文化国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侵权法》等法律条例,为文化创新提供法律依据;
2. 构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为文化的制作、交流、传播提供便捷途径;
3. 政府提供多方位支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文化产品进入市场提供稳定良好的环境,遵循价值规律发展文化产业;
5. 尊重文化多样性,不断进行文化交流,进而推动新文化形式的产生。
6.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审视文化,坚持“三贴近”原则,站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为文化注入时代力量,重振原有文化。
二、文化强国下的传承与创新
众所周知,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领域、文学领域、艺术领域、科技领域成果卓绝,民族特色、区域特色显著,是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独特而重要的组成部分。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新文化运动开“民主”“科学”先河;中国共产党成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付诸实践;改革开放后,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发展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社会进行文化改革,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然而,传统文化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因其本身的特性,中国传统文化曾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而当今的一些社会现象反映出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缺位。《决定》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正因如此,建设文化强国,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势在必行。
着眼于文化的继承,我国传统文化带有腐朽的封建色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我国民族和区域的差异,实现文化创新,需要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各民族人民始终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当前我国文化受着外来文化的挑战,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刻不容缓。面对外来文化,我们应持辩证的态度,在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更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实施“走出去”战略。孔子学院在全球50多个国家的开办就是积极“走出去”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今年浙江传媒学院在奥斯特大学开办孔子学院将对推广和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产生重要的作用。
三、文化创新下的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
在2010年6月6日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在继续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同时,加快形成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同时,该文件还提出了建立“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的措施。
延至今日,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中,也强调性地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
国之兴亡,人才为本。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已经不单单是技术型人才,而是能够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对于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技术型人才的能力,更具有较高的素质,这包括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等。不仅仅单方面的拥有知识,而是融汇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着眼于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基地便是全国各地的高校。那么当今的高校应该如何完善其教育体制,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发展呢?浙江传媒学院党委宣传部的杜刚老师表示:“高校领社会风气之先,是社会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国家文化强国战略为高校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文化创新关键在于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高校应该发挥导向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各环节,自觉地将文化建设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坚持专业技能教育和培养健全人格相统一,知识传授与素质拓展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不断提升文化修养、锤炼文化品格、增强文化自信。”
当然,作为人才本身的大学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与文化水平,主动获取知识。“身处在21世纪的我们已经不能再是困于象牙塔的书呆子了,更应该将步入社会、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提高自身整体素质作为目标。”一位影视艺术学院11新生王某说道。对此,杜刚老师表示赞同,并说:“高校作为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使命。作为大学生更应进一步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意识,提高个人的素质与人文素养,积极投身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中去,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审核/李延毅 责编/孔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