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开学迎新大赏”于9月8号在我校拉开帷幕。如往年一样,家长送读的场面不可谓不宏大,绵延几百米的车队、少则两人多则7、8人的陪同规模着实令人瞠目结舌。最经常看到的画面就是新生只提一个小包昂首阔步,而随行家人则拉着行李前拥后簇,大有包围之势。各地方言在这一刻交汇,庞大的家长队伍有时会让我怀疑,这是新生开学呢?还是家长开会啊?
既然是新生开学,12级新生应是不折不扣的主角,而现实情况却是多数新生当起了“甩手掌柜”,对各种事宜少有插手,送行的家长则越俎代庖,包办一切,从填写资料、登记报到到购买生活用品、整理寝室,爸妈都冲在最前线,生怕自己的孩子受累。而新生们则优哉游哉地参观校园。一位来自浙江的女生因为离家较近,前前后后带来了爸爸、妈妈、奶奶、弟弟、妹妹等五名家人,“父母可以帮我解决很多问题,而且这也是一次旅游啊!”说完,她就带着奶奶和弟弟妹妹往图书馆走去,而她的爸爸妈妈当然是在排队取款买东西了。
当然,家长送新生入学的情况并不罕见,且已成为近年大学开学的“特色”。家长们陪同新生浩浩荡荡地走进校园,或自己开车,或干脆包车,除了堆积得如小山一般的行李,送行的人员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父母们会一直等到入学手续办好了,生活用品买全了,寝室陈设弄好了,才依依不舍地说再见。而正是父母这种过度关爱,才使得大学生们越来越离不开家,难以只身闯校园。沈阳一男生今年考上湖北一所重点大学,只因母亲不能陪读,就想要退学。而“陪读”家长更是催热了高校周边的房屋租赁。武汉一名妈妈担心儿子对生活技能一窍不通,为其准备了30双袜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最牛”新生家长竟然要自费给孩子的宿舍装空调。而这些以爱之名的举动不但不能帮助孩子成长,反而会让大学生的自理能力不断下降。
现在的中国以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孩子往往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就很少有机会接触各种锻炼,有些人更是缺乏基本的生活体验,对独立生存当然一窍不通。而进入大学校园,就是我们接受考验的第一站,从这里开始,我们要习惯自力更生,而不是让父母包办一切。今年许多高校不约而同地定了一项规定:独立报到。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在校内拉起警戒线,让家长“止步”。 而在更远的美国,家长们会从小锻炼孩子的“打工”能力,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而反观中国家长在这一面的做法就略显溺爱了,很多父母甚至对孩子的未来生活充满恐慌,一句一个不放心。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在致2012级新生的一封信中说:“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你会面临学业的新要求、目标的新调整、观念的新交融,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要应对这些挑战,你首先要学会独立——在生活上独立,在思想上独立,在人格上独立。大学对于独立性的训练,始于入学,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方面、全过程。希望你背起行囊,独自来校报到,迈出人生自立的第一步。”的确,开学只是四年大学生涯的小小开始,走好这一步,你才能慢慢适应,站得更稳,走得更远。(先锋通讯社(桐乡)记者 姜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