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评论 > 时评 > 新闻详情
人性罪与罚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发布时间:2012-06-11      

  我很沉重地问你一个问题:最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那段加拿大碎尸案的视频,你看了吗?
  我是怀着猎奇心态点开视频链接的,然后是沉默地点着“快进”键断断续续地看完了视频。看后我产生了和大多数网友形容的那般的相同感受:震惊、恶心、恐惧、“吃不下饭”、“想爆粗口”、“我勒个去”、三观崩溃、“节操掉了一地”……
  自以为看过《权利的游戏》中展现的中世纪暴力场面就觉得自己也能接受重口味;自以为硬盘里存了许多《沉默的羔羊》、《穆赫兰道》、《禁闭岛》等类似电影就能对变态心理津津乐道,自以为孜孜不倦地追着《犯罪心理》就能侦探犯罪现场也过把“侧写师”瘾……但是,和集性、残酷、变态等元素的这个视频相比,以上全是小儿科。因为真实,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现场感,我们第一次亲临了犯罪现场,甚至是,当我们不得不带着裹挟的目光目击着这场犯罪时,我们协同共犯了。
  是的,一种羞耻感和犯罪感在我心里油然而生。与其说我对自己手贱点开了视频的行为后悔,不如说我对自己观看视频的动机与心理感到深深的自责。但是我更谴责那些传播视频的网友,我不能确切地知道你们怀着怎样的心理按着“转发”键、发着视频链接、灌着讨论帖。如果是觉得刺激好玩想验证人们的承受力,那么你的行为与凶手的变态程度毫无二致,你本来就对生命这个词语没有概念更别提敬畏,你早就丧失了作为人的尊严;如果是恶作剧一般认为这么血腥的东西自己看了很受伤想让别人也感受一下,那么我想孔子早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话,你在把自己的精神折磨转嫁给他人,你一样很变态;如果你只是觉得大众有必要了解事情的真相,那么你错了,有个词叫“维特效应”,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指的是媒体对自杀新闻的大肆渲染对于一些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具有强大的暗示、诱导性,同理可用于此事件,及其残忍的杀人手段或为犯罪率的上升提供了潜在可能。因为不良传播,受害者被处死了一次又一次,被折磨了一遍又一遍。
  而很多人还不以为然,以为看这视频的时候是目击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碎尸案,但是却没想到其实我们是围观了一次人性的罪与罚,是凶案制造者兼拍摄者的变态面,是视频传播者和围观讨论者的阴暗面。在这里,人人都是死者的凶手,人人都是生命的亵渎者,无一例外,无一幸免。
  《圣经》里说:人有两种罪,一种是原罪,一种是本罪。原罪,是指人类生而俱来的,洗脱不掉的罪行;本罪,是各人今生所犯的罪。或许原罪难以泯灭,但本罪确可救赎。所以尊重死者,请停止传播;尊重生命,请停止传播!(先锋通讯社记者 孔睿)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