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评论 > 时评 > 新闻详情
不要害怕一个人 ——大学生同性恋现状思考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发布时间:2012-05-29      

  “他们只不过是性取向与我们不同罢了,何以对他们嗤之以鼻呢。”在同舍友谈论同性恋时她这样严肃地说道。
  不知何时起同性恋已经不再是新鲜话题,但是却难逃成为人们八卦闲聊对象的命运。现当今校园里更是不乏勇者——承认自己是同性恋,传媒类院校尤其严重,极端的男女性别比怕是主要原因。而仔细研究的话,不难发现外语类院校虽然不像传媒盛行,校内的男生却大多被同化,向娘娘腔靠拢。师范类院校风气较为保守,学生大多观念较传统,同性恋现象较少。再看理工科学校,你能想像在一群阳刚气极浓厚,荷尔蒙旺盛的氛围中同性恋的存在吗?但是他们确实存在。恐怕只有综合类院校是看起来比较少见的,注意,是看起来。 著名性学教授李银河曾表示,按照金赛对美国同性恋者数量的统计和怀特姆关于各个社会和各类文化中同性恋者所占比例均十分接近并保持稳定的权威说法,可以推测,同性恋者在我们的社会中也当占到成年人口的3%至4%(在我国约为3600万至4800万),如果关于同性恋成因的先天说可以成立,在未成年人口中的潜在同性恋也应达到这个比例。也就是说,不是不存在,只是未发现。我们不得不面对。
  但是,我们更需要考虑的是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近几年的大学生同性恋者会大量涌现,到底有几个是真正的同性恋者呢。我实在是不愿猜想有这样一种恐怖的存在:“作秀式”。根据国际公认定义,同性恋是指一个人无论在性爱、心理、情感及社交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这样的兴趣并未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有几个大学生是综合考虑了这些才确定自己同志或者拉拉呢?
  换位思考的话,现当今大学生追求同性莫不过一下几个原因。第一,观念开放,追求刺激。如今的90后,不是偏见,现实就是我们已经与自己父母的观念相差太多,电视、网络、书籍,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导致我们对性的认识超出父母的想象。这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并不是来自学校或者家长的正确指导学习,大多我们所接受的观念都不是健康的。针对此现状,愈发可以看出在我国加强性知识教育的急迫与必要性。第二,盲目从众,特立独行。必然有这样一类同学一方面是为了吸引大家关注,另一方面又期望以此来参加到一个小组织之中寻求归属感。纠结心理的存在把他们置于一种脑细胞不工作的状态,常常是自己都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做奇异事情。这种扭曲的变态心理最终将导致他们走向一种极端,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第三,生活空虚,茫然寡味。常常听同学抱怨大学生活枯燥无聊,缺乏充实感,尤其是大一的新生,刚刚由一种约束的极端到一种自由的极端,不清楚自己的人生定位,不知道该做什么。人常常是在无聊的时候智商迅速下降做出一些白痴的事情来。这一点也是大学生恋爱快餐化的主要原因。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不考虑后果,不曾想过未来,为了当下的舒服给未来做冢。解决这种最普遍心理也是最困难的,你不可能强制大家不许恋爱,不许同性恋,只能是尽可能的多搞一些讲座,推荐大学生多读一些书,多把时间用在图书馆之类的地方。个人素质的提高不是无法可循,固然路途艰难。
  不要害怕缺一个人,不要害怕一个人,在大学,一辈子唯一真正的青春岁月,我们能做的有好多,不要用今天的欢愉为明天作冢。(先锋通讯社(桐乡) 赵倩楠)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