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评论 > 时评 > 新闻详情
莫言,末言?默言.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发布时间:2012-11-05      

        2012年10月11日,诺贝尔文学奖的领讲台上传来中国的一声'蛙”声.而人如其名,中国作家莫言的获奖足以让众人'shut up”.在无限风光的背后,随之而来的是似乎永无止境的争论.莫言是谁?他有哪些作品?为什么获奖?他的成功会为中国带来什么?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争论的主题,被抛给国际与国内.
         首先,莫言的获奖归结于他的作品.不可否认,莫言的作品是优秀的.无论是在创作上还是艺术风格上,都带着'天马行空的狂气与雄风”和'立足继承与传统而又着意打破传统钳束的邪劲儿'.这样带着从中外小说艺术融渗中脱胎出来的独异之作在争论声中获奖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其次,莫言在争论中获奖有一部分原因可以称之为'中国崛起'下的自然产物.中国在强大,西方世界必须承认中国这只沉睡已久的雄狮正在苏醒,开始对中国有了空前的关注.时势造英雄,时代变了,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变了.而文学与政治紧密相连,一个优秀作家的成功同样需要一个恰好的时代来推进.莫言,正是这个时代下的'幸运儿'.
        此外,这片争论声应当引起国人的反省与反思.没错,莫言的获奖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我国的民族自尊心,填补了华人在这一奖项上的空白,让国人真正的扬眉吐气了一把.可能在莫言获奖前,人们对莫言的认识程度也仅仅是停留在听说过其几部作品之上,而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让中国当代青年人增加了对莫言及其作品的关注度,重拾了信心,增强了自信.但是,一个拥有先秦诸子,汉唐气象与宋明风尚作底蕴的五千年历史文明古国为何会对一个西方奖项达到如此热衷追捧的程度?难道中国优秀作家仅莫言一人?成功作品仅获奖的那几部?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中国人应当在争论声中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保持一个平常心很重要.获奖是好,但即使没有获奖也没有人可以否认中国人的文化成就.东西方对文学审美存在差异,绝不该以西方人单一的立场作为评价作品好与坏的唯一标准.中国作家也应该扪心自问,莫言的获奖是否可以一纠中国文坛现存的浮躁之风?中国文学界如何才能创造出更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优秀之作?未来的中国文学该何去何从?国人在为莫言的获奖欢呼雀跃的同时,更多的是应该考虑多设一些有中国自己文化特色类似于'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奖项,给更多文学奖项打上自己族人名字的烙印.本土作家应该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优秀作品的产量,增强中国文学的国际竞争力.
        莫言争论中获奖,是否将是中国在世界文坛上的'末言'?国人,默言.

                                                先锋通讯社(杭州)评论部    曲洋/责编   孔睿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