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评论 > 时评 > 新闻详情
喧嚣之下的荒凉——反观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冷与热
来源单位:       发布时间:2013-11-04      

10月10日晚19点,瑞典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3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82岁的加拿大女作家门罗·爱丽丝。这是诺贝尔文学奖时隔多年再次青睐北美大陆,出乎意料的是获奖者并非向来自信爆棚的美国人,而是他们低调的北方邻居。

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这位淡出俗世家庭主妇式的老太太迅速成为各大媒体争先追逐的焦点。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记者们涌进了宁静的休伦湖畔的小镇,渴望获得第一手的独家报道。与此同时,手中握有门罗小说版权的出版公司立即把“诺奖得主”四个字放大加粗印在了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被疯抢的门罗小说的封面。而另一边押错宝的出版商们则后悔不已,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名气和影响力都优势明显的村上春树居然六次入围六次轮空,挪威的森林离瑞典的距离未免也太遥远了些。而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爱丽丝·门罗是个相当陌生的名字,即便是莫言——这位上届诺奖得主获奖前在本国的知名度也仅局限在一部分对小说有所了解的人群中。迄今为止,门罗只有一本叫做《逃亡》的小说在大陆正式出版过,这本小说在当时的销量和反响都很平淡。然而这天过后,爱丽丝·门罗瞬时成为了一个大众化的名字。微博上各色人等都想与这个名字扯上关系,相关的读书心得被大量转载分享,毫不吝啬的赞美夸奖满天乱飞,似乎这位几乎从未踏进江湖的隐世老太一直都陪在众人身边给大家以文学上的指引一般。而两家同集团的出版公司为了争得门罗小说的独家出版权窝里狠斗无疑为这团火焰添了一把厚柴,将气氛成功炒到了最高潮。

这场闹剧折射出的是国人精神世界的荒芜和空虚。莫言在去年获奖时就冷静的指出,指望拿到一个诺奖就能激发国人对阅读的欲望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一年后回头再看,当时为扩张声势加印的莫言小说如今被摆到了打折促销的行列,一触即发的热情过后是严重的审美疲劳,中国人好凑热闹的秉性在文化领域同样展露的淋漓尽致。大多数人的阅读无所谓深刻,只关乎时髦,他们不在意读懂没有,更关心读过没有。这种要命的面子文化其实就是对文化本身的一种阉割,以不健全的心态去阅读怎能渴望获得健全的阅读体验,在失去养料和水分的土壤里播种如何奢求结出繁硕的果实?但基于门罗的写作特点,许多人还是对她获奖的后续效应报以了乐观的看法。门罗的小说多以短篇为主,诺奖授予她的理由也是八个字“当代短篇小说大师”。必须承认的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短篇小说一直不受待见。相较于情节更丰富、故事更完整、受众更广泛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被分割的零散使得阅读趋于碎片化和趣味化,篇幅较小的文字段子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短篇小说的优势得以凸显,门罗适时的出现也因此被寄予厚望。

我们期望有一天在城市和乡村的每个角落,在地铁、在咖啡馆、在田野、在旅途的路上、在每个空闲的时刻,人们能够放下手中的手机平板,转而拿起一本本被遗忘的书静心的阅读,用心体会文字所带来的无法言喻不可取代的快乐。然而回归当下,在全民阅读、持久阅读距离我们依旧遥远的时代,平衡这种短暂的“热”和长久的“冷”依然是个复杂难解的课题。在喧嚣浮躁的社会大背景下,这条路漫长依旧。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