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评论 > 时评 > 新闻详情
打车软件争锋引担忧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4-03-04      

  2013年至今,各地掀起了一股打车软件热潮,在如此新型的产业迅猛发展之际,也逃不过大浪淘沙的命运,此期间各大软件层出不穷,而“快的”和“嘀嘀”两款软件则在价格混战中“脱颖而出”。

  在两款软件争锋相对的“热闹”背后实则是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大巨头公司的暗斗。2013年,阿里巴巴投资的“快的”软件和腾讯支持的“嘀嘀”软件皆以乘车补贴方式吸引市民来抢占市场。其后,为达目的,两款软件“烧钱”力度不断加大,今年2月17日,“嘀嘀”软件退出新政策:乘客立减10元,每天3次,新乘客首单立减15元;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司机用微信支付收车费,每单奖10元,每天10单,其他城市的司机每天前5单每单奖5元,后5单每单奖10元,所有城市的司机使用微信支付首单立奖50元。此消息一出,“快的”软件也不甘示弱,做出“永远比同行多一元”的承诺。在一环接一环的补贴后,腾讯和阿里巴巴累计投资金额已高达19亿。事情至此,明争暗斗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甚至产生了恶性循环的趋势,在开启嘀嘀打车软件的时候,语音播报会告知司机不要安装其他“不安全”的打车软件。有司机透露,一些厂商还采用强制手段要求他们卸载其他的打车软件。这样看来,两款打车软件面上咄咄逼人的争锋很难消停,但事实上,打车软件的恶性争锋不是其唯一的弊端,不论是从司机还是乘客的角度来说,此类软件潜在的忧患才是目前乃至将来所要面对的大问题。不少司机坦言都喜欢接路程较远的单子,而乘客使用此类软件后,只要去比较偏僻或者路程比较近的地方都很难被司机接单,除非愿意另加小费。这难免给市民乘车增加了不少阻碍。另外,在不少出租车较多的区域,车辆招手即停,很少有乘客使用打车软件,而且打车软件一系列注册程序也让很多司机倍感繁琐。更何况,在司机与乘客的交易之中容易出现各种违约现象,此时的责任应由谁担各方面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这难免给司机和乘客带来了法律忧患。

  如此说来,打车软件的一时让利并不能给广大民众带来长久的利益,就软件方来说,长久的“烧钱”补贴也不是抢占市场的长久之计,恶性竞争只会对交易双方都带来伤害,唯有合理的互利共生才能造利于自身,造福于民众。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