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上午,在朝阳区香河园路与左家庄东街路口,一个骑摩托车的外国人撞到一名过马路女子后,并对其用中文破口大骂。随即,有网友发出“大妈讹老外”微博,引起网友关注热议。但警方公布的现场监控视频显示,过马路女子其实是被外籍男子骑摩托车撞倒在斑马线上,不存在被讹情况。此后警方确认外籍男子为无证驾驶。2013年12月11日,北京市公安局微博“平安北京”发布消息称,警方查明,该外籍男子及其父未经批准在京非法就业,将对其进行处罚后依法遣送出境。
——《凤凰网》
大妈被撞被传为讹人,以讹传讹的故事在北京市真实上演。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一位据称是媒体人的摄影记者。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该记者便根据主观推断,自我臆想,将自己拍摄的照片发布到网上,引来网友一番争论。这件事不仅对大妈造成生活上的困扰,同时也严重伤害了她的心灵,另一方面,媒体在大众面前的信誉度也遭到怀疑。
这让我们不由得想起2011年同样将媒体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的“八毛门”。由于听信患者家属的片面之言,没能与医患双方均取得联系,便将患者单向的信息报道给大众,从而引起轩然大波,使得本来就紧张的医患关系更加剑拔弩张。可是在事件得到进一步证实之后,媒体不得不向社会道歉自身报道有误。
传媒人作为环境的“瞭望者”,信息的传播者,究竟该对自身有着怎样的社会定位?究竟怎样的社会信息是社会所需要了解知道的,是我们需要向社会传达的?
不论是“大妈被撞错报道成讹人”还是造成天大笑话的“八毛门”,均说明现在在传媒行业当中,传达正确的社会信息正在逐步被传媒人所边缘化。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无非只有一个:抢首发。
首发是现在媒体所注重的一个重要报道方式。首发新闻的时效性强,对社会公众造成的影响力大,冲击力强。往往一个突发性的社会新闻的报道,抢的首发的机会,将大大增加这个媒体的社会关注度,同时也意味着使得自身在传媒领域内的地位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在关注首发新闻的时候,媒体人自然而然地很容易忽视自己报道的新闻是否符合事实,是否向公众呈现了新闻事件的真实面目。首发新闻使得媒体人只关注自身的新闻传播效果,看到微博转发量上千万,各大媒体的报道全部都在自家媒体的报道之后,自媒体和公众官方媒体转发自身报道,自家媒体所报道的新闻引得社会乃至整个媒体行业的关注,那么此时,报道这个新闻的记者便在自身的新闻业绩的房屋建筑上添加了有力的一块砖瓦,而记者所在的媒体也赢得了首发新闻的头衔。
但是首发新闻固然是获得大众关注焦点的一个有力方式,但倘若为此丧失了新闻的最基本的要求,那便是自身职业水平的低下乃至自身职业道德的不足。在注重新闻事件的及时性的时候,忘记新闻事件的另一大特点——真实性——是新闻从业者的大忌。传媒人是什么?传媒人是新闻事件的传播者,社会信息的报道者,媒体需要将社会的真实面目呈现在大众面前,大众需要媒体向自身还原一个真实的新闻事件。
由于新闻传播特殊的舆论引导性,媒体官方报道的新闻事件,往往会引导社会大众对于此事的态度。若是正确的,那么大众接受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促进社会正能量,皆大欢喜。若是错误的,则引发当事人,观众,媒体多方面的纠纷,还导致社会大众对于媒体的不信任。媒体人之所以为媒体人,是因为他们承担着引导社会大众情感以及价值观的取向,虽然也会有负面报道的出现,但是这不影响大局。传媒人在报道新闻事件的时候,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坚决要杜绝片面报道,你看到的仅仅是表面,而在事件内还有更多的波涛汹涌有待发现。新闻真实是新闻媒体公信力的前提。像“大妈被撞”事件中,李女士曾经认为媒体报道的事件就是真的,就是可以相信的。但是在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她便对新闻媒体的公信度产生怀疑,明明是自己被撞,报道到电视上面却成了自己讹人。这无论从哪一方面都不能接受。媒体承担的该是公众信任的对象而非怀疑的对象。
新闻人仅仅是新闻人,若因为种种原因而将自身演变为评论员,文学家等诸多形象,那么新闻人便脱离了自己的职业定位。以自身的情感来判定新闻事件甚至揣测新闻事件的内容,在新闻事件中掺杂自身情感,借此达到自己的新闻目标,无论是从职业价值上还是从职业道德上,都是不容原谅的。新闻人给大众呈现的是新闻事件本身而非经过媒体修饰,过滤过的新闻。修饰过的新闻那叫小说,小说加家才有编撰故事,丰富故事情节,以故事的虚幻性促进故事发展的能力,同时也存在那样的职能。而作为媒体人,新闻事件的传播人,你能也只能将本来面目,最真实的面目展现出来,至于这件事情是如何的情感,那该由大众来评说。而媒体,能做到的,也只有理性地将事件表现出来。( 责编 赵倩楠)
文章作者:先锋通讯社桐乡分社记者 洪亚琪 编辑者:唐佳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