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一男子扶起摔倒老人,却反遭诽谤索赔,最后选择自杀;民警扶起老人却被老人反咬一口。这样的例子已经屡屡发生,引得唏嘘声一片。于是,人们的心目中出现了畏惧,对罪责的畏惧,对诬陷的畏惧,对有理说不清的畏惧。因此出现了一起又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从小悦悦事件到近日发生的深圳女高管猝死在地铁口的事件,应当引起人们深刻地反思。
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我们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良知,从小“人之初,性本善”就时常挂在嘴边,父母的耳濡目染,老师的谆谆教诲,还有如今社会的文明气息蔚然成风无一不影响着人们的道德素质不断提升。但就是这样一个选择摆在面前时,我们却犹豫了,脑海里有无数的画面在回放,有无数的声音在质疑“扶还是不扶?”原本一个简单的问题,却因为部分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的人画上了“骗局”的标签。为什么不扶?因为扶不起。
道德顿时被罪责俘虏,这又该怪谁?是袖手旁观的路人?还是以此索赔的所谓的“受害者”?每个人也都有了自己的想法。
但是,与此同时,面对这样的抉择,罪责和生命的选择又该何去何从?罪责的承担或许还有一定的概率,不是每个人都是骗局的化身。但生命的拯救却刻不容缓,面对岌岌可危的生命,承担罪责顿时变得渺小,生命的可贵不言而喻。小时候的教科书里就有着专门的一章:珍惜生命。生命的价值一直伴随着年龄的成长为我们所了解。但是,如今,罪责却将道德俘虏,道德虽然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却因为个别事件的发生,深深地掩埋在心里,难以触摸。
倘若那些受伤的老人做到感恩答谢,而不是企图索取;倘若在他人危难时伸出援手,而不是袖手旁观?这些悲剧是否仍会上演?
文章作者:先锋通讯社记者 万珊杉 编辑者:李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