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评论 > 时评 > 新闻详情
【时评】落幕——柴静离职央视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4-10-29      

柴静在全社会的争论声中离开了央视。有人惋惜,亦有人长出口气。说她黯然落幕也行,功成身退也罢。曲终人散,她留给所有人的是对真实的缅怀。


一本《看见》道出了柴静的成长。从湖南卫视带着一股傲气来到央视,在严酷的现实面前饱尝迷茫和摔打,初期的她在僵硬的体制下僵硬地表达,险些迷失了自我。无数个深夜,她带着对未来的迷茫浏览评论,独自一人顶着寂寞与压力,承受着最直白的批评。从《东方时空》到《新闻调查》,从《面对面》到《24小时》,十年央视历程让她逐渐成长,促使她从一个新闻主播成长成一位真正的中国新闻人。她从社会现实中“看见”了属于新闻人应有的担当以及作为一个新闻人最本质的意义——求真,求实,揭露真实,直面黑暗。于是,柴静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或许她忙于在这条路上追逐,忙于在这个社会最真实的一面游走,她忘记了比社会现实更加现实的体制。她选择的道路已经为未来的一切埋下了伏笔。
说是新闻成就了柴静,倒不如说是柴静成就了新闻。喜欢她的人也好,厌恶她的人也罢,无非都是从她的书中看到了一副异于主流的画卷,就像是一幅写实的摄影被镶嵌在艺术家精心绘制的大好河山中,显得那么突兀与扎眼却让人再熟悉不过。当我们的视线转移时才恍然大悟,“那不正是社会最现实一面的缩影吗?”其本来面目虽然触目惊心,却最容易引起心灵的共鸣,因为我们皆身处其中。可以说若不是她柴某人,我们对于那些失去了其本身意义的华丽堆砌早已失去了兴趣。求真,求实,新闻最基本的四字准则似乎已经尘封已久。作为一个新闻人的责任与担当是否已经被镇压在体制的五指山下?
作为一名现代新闻人,我们固然不能忘却道德义务与弘扬社会正气的责任,但是它们都只是框架,而不是牢笼。我们不能将之看作为一种包袱而去刻意追求,也不能用乌托邦式地美化为受众营造出一幅大好河山的画卷而美其名曰“引导舆论”。当越来越多的人把看新闻当做一种了解“国家大事”的例行公事,我们应该意识到新闻不能这样写,舆论也不能这样引导。在说人民之前,先要说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人。我们时时刻刻都不能忘记作为中国新闻人的最根本的意义。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新闻人不是画家,我们要做的就是直面社会真实而不是刻意的营造意境。就像柴静那样,融入脚下的土地,从最基层的人群中寻找最真实的东西,关注他们身上最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她深知从尘土里来的人,能理解开怀大笑背后的酸楚,也知道面对不完美人生的最好办法。她做的新闻很少涉及高大上的领域,恰恰相反,接地气的真实带给我们更大的震撼,更多的感动。柴静关注过同性恋群体,她以一种更加人性的视角摒弃一切不应该附加在这一群体上的偏见。这期节目难道没有释放出正能量吗?她以官方媒体为平台化解着人们与这一群体之间的对立,告诉人们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难道没有引导舆论吗?消弭于天地间的偏见或许可以回答一切。柴静以自己的节目给打标语喊口号的新闻界传统卫道士上了生动的一课,或许可以说是新闻体制中柴静一个人的五四运动。
柴静离开了央视却并没有离开新闻,她仿佛是一个代言人,代言着属于新闻的真实。真正的新闻应该是什么样子?柴静在《看见》中给了我们答案。在书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我没有可以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柴静笔下的新闻人物必定会给每个读过他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他们让我们看见,或是残酷无奈,或是幸福喜乐的真实。让我们明白,每个人镶嵌在社会中。他们正在经历的,我们也会经历。从柴静的笔下我们可以读出社会与人性的真实,她赋予了新闻生命。更重要的是,从她笔下我们能读到自己的影子。真正的新闻,是有生命的。

柴静离开了央视,因为那个原本属于她的平台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用自己的行动验证了她的话“我只是讨厌屈服”。我们期待着有朝一日我们还会重新享受到她带给我们的真实与感动,捕捉到她动人的声音——大家好,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