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华东政法大学一位准备考研的大四女生,因在准备考研未听到铃声以至第二节课才赶来。老师说了一句“如果课都不上,怎么能考得上研究生”。女生竟拿了老师的杯子接满热水,向老师脸上泼去。导致老师的脸严重烫伤。
先从最近的新闻报道来说,大部分的报道都漏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这名女生是通过“专升本”从而进入华东政法大学的。换种说法就是她真正接受高等院校教育的时间仅仅为一年。而这项重要信息的缺失导致了大部分看客将矛头指向华政。现今大学的教育确实存在问题,但通过这件事,我们也应该思考之前较少被大众所注重的专科学校的教育。
大专的教育多以培养技术为重点,人文道德教育落后于各大高等院校。而如今的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有专业知识技术的人才。一个人的才华必须建立在正确的道德观、健全的心智之上,这样他的价值才能得以全面发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中的一份子。反之,如果心术不正的人,这些特长,只能沦为威胁社会的达摩克斯之剑。
再来看看事件本身,据了解这名老师在华政有着良好的口碑,且开学到现在只点过两次名,且并未记女生缺勤。而女生却完全没有考虑后果,主观臆断老师不看好她,将中华名族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弃之不顾,做出了过激行为。在笔者看来,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更是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问题。
如今的社会多为独生子女,往往是一个孩子,一家人都捧在手心,加上物质条件的充裕,不论是心理还是生理,收到外界伤害的几率都越来越小。如今除了一些大城市,大部分地区的学子都是远赴异乡求学,而一旦远离家庭,独自面对外界社会,这种低水平的抗压能力就立刻暴露了出来。大学是一个培养我们独立自主能力的地方,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囊括其中。仅是校园内老师的教诲看成对自尊的伤害,看成是泼冷水。以后走上社会,面对不能犯错的工作岗位,又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如何调整好心态,抵抗外来压力,平衡生活的重心是我们在大学应该学习锻炼的。
而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高等院校,很少有开设关于心理方面的教育,大学四年每个阶段所面临的困惑都有很大的不同,只有大一开设心理课实在不能满足大学生发展的需求 。虽然各个班级都有心理委员,学校也规定每学期要开展心理班会。但大多数这样的活动,同学和校方都没有认真对待,多以娱乐为主。很少能起到辅导心理的作用。很多同学表示如果遇到生活上的问题,心理上的压抑不愿意找心理老师,更倾向于找同学或者干脆不说。大学生处在从校园到社会的转型期,更加有关心理发展的活动应该被更多引入高校。虽不能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但能让同学能对各方面的压力调挑战有普遍的了解,以便自我调节。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这直接关乎到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发展。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应该注重自己心理素质的提高,以最完美的姿态迎接挑战。
文章作者:王子玥 编辑者:熊媛 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