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宣布了各自流量不清零的方案,工信部也在官方微博上证实了这一消息。按理说,这是三大运营商史上最大的一次“割肉”动作,流量用户应该欢欣鼓舞才对。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有用户冷淡地表示“早晚得清零”,甚至有评论人认为这是一种应付性质的“伪利好”。方案遭冷遇,而中国的流量之痛再次成为被关注的话题。
早在2013年7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就提出了部署“宽带中国”的战略。2014年3月,着重指出要求加快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总理直接对三大运营商表示了不满意:“老百姓到哪儿都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流量费太高了。”而在今年,工信部四提“降低流量资讯费用”的目标,部长苗圩明确喊话:“年内流量宽带资费务必下降30%。”
在总理和工信部的反复指示和要求下,三大运营商略显迟缓和小器的动作的确不尽人意,许多用户对“霸王条款”的微小让步都给出了“并不满意”的回应,还有评论认为这种举动不过是“打一鞭子走一步”的被迫改革。
针对这样的市场反映,首先我从全球同行业的表现看,在其他国家的收费方式中并没有出现“永久不清零”的模式,那么对于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还不完善的中国来说,实行用户所期待的“永久不清零”是不现实的,如果三大运营商无法得到足够的后续需要投入设施建设的资金,还要打肿脸充胖子地出台优惠,对于整个电信行业都将是一场寒冬。因此在我看来,用户们对运营商的让利期待过高是导致优惠方案遇冷的原因之一。
再看我国运营商出台的优惠方案本身,其中的“60日”期限遭到热议,有人说这就好像买了一个肯德基全家桶,一小时内没吃完还得还回去,现在变成了两小时内没吃完得还回去。这样一看,似乎的确没有改变收费方式的本质,只是为了响应领导层的降费要求。但是我换种角度思考了一下,当初运营商推出的套餐模式,将流量打包优惠卖给用户,这已经逐渐成为整个行业默认的收费方式,这种方式得以流行,必然是因为它受到了市场的认可。这样一个模式非常重要的属性之一就是时限性,经过广泛调查与不断完善,最终才确定一个合理的收费周期。试想,如果真的实施“永久不清零”,那么整个套餐模式都不再具有意义,整个行业的收费方式就要全部改写。有人也会质疑,没有套餐也可以另建一种模式,买流量就像买水果一样,需要多少就购买多少。这样的想法可能过于简单了,因为没有运营商敢走出这一步。推翻既有的收费模式,这涉及到所有的计费系统和余额管理系统的全面改造,这种高成本投入情况下,降低资费就更是天方夜谭了。而单纯地把流量与全家桶作比较,要求“永久打包”,这种观点可能忽视了太多运营商成本的因素。因此想要解决流量之痛并不是废除套餐时限这么简单,收费模式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想要得到一剂令所有人都满意的“止痛药”,需要的不仅是外界的敦促声与运营商的改革勇气,更需要市场的答案来打磨整个模式,使其趋向完美。想要看到这个接近完美的答案,用户不妨付出一些耐心与等待。
当然,单方面地指责用户期待值过高也是不客观的,在我看来,中国的电信行业确实做的不够,而最关键的问题不是“二月合”的方案不够优惠,而是运营商只看到“降费”,却没有关注“提速”的需求,我们可以看这样几个数据:亚太国家和地区中,平均网速第一的是韩国,中国香港排第二,日本第三,马来西亚排名71,中国大陆排名75。中国网民数量64亿,是韩国网民总数的14倍。也就是说,在电信方面,中国有着最好的市场,却没有最高质量的网络,因此仅仅是变相降费已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了。
如果运营商能愿意适当放弃一些利润,更多的在信息基础设施上下硬功夫,同时做到“降费”又“提速”,给出优惠又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也许用户才能感受到运营商的诚意,给出积极的回应,而不再是盯着“流量清不清零”不放。买卖双方做到各取所需,流量“痛点”才能真正得以止痛。
文章作者:孙晓濛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