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2日,农历小雪。如期而至的一场大雪,使首都机场的旅客大面积滞留,整个机场陷入一片混乱。儿就在同一天,在中国南方航空由沈阳飞往北京的CZ6101航班上 ,乘客张先生突发腹内疝并急性肠梗阻。飞机落地后,机组人员与急救人员为了哪一方该抬张先生下飞机而相互争论,互相推脱,最后导致乘客自己爬下飞机。此事一出,立刻引发热议。
这起另类版的“扶不扶”事件在令人大跌眼镜的同时,也不得不让人重新审视其中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首先,生命高于一切,这绝对是毋庸置疑的,绝大部分人在救死扶伤面前应该是义无反顾的吧,在生命面前难道还有更重要的事?而可笑的是,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白衣天使此次却违背了希波克拉底誓言,成了另类的少数派,两名急救医生登机,却未携带担架,没有力气携带担架,却又有力气与空姐、机长吵成一团,互相埋怨该由谁将他送下飞机。面对患者,竟然不管不顾,甚至还担心“摔坏了怪谁”? 关键时刻,漠视生命,袖手旁观,把医德医风抛到了九霄云外,直接耽误了病患的救治。此外机组与机场之间的配合应急机制也僵化死板,乏善可陈。救护车就在10米之外,却接近50分钟,才打开舱门。南方航空在情况说明中解释称当天飞机落地滑行至滑行道时,刹车系统出现故障不能继续滑行,等待拖车拖行至停机位之后开启舱门。但在救死扶伤的紧要关头,难道双方就不能灵活变通,随机应变?机场没并有明确规定,要求必须停到停机位才能打开舱门。在紧急情况下,乘务员完全可以向乘务长联系,由值班负责人请示塔台,经过允许自行打开舱门。机场也不能免责,既然航空公司已经提前通知地面有重病旅客,急救车也已到达,为什么卸载乘客的升降车迟迟不出现?这反映出机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此外,相关规章机制的不健全与不完善也是导致这次闹剧的重要原因,权责划分不清,相关细节没有明确导致机组成员,医生,机场相互推诿,没有人敢承担责任,哪怕多做一丁点儿,在民航局颁布的民航第121部规章中对机上医疗用品配备和应急演练程序有非常细致的规定,但到地面后涉及多方交接时到底该谁负责却并不清晰。这也解释了很多业内人士的看法:在天上机组和空管都能顺利配合,一到了地面处理就是一团糟。国内民航业针对紧急医疗事件的专业化分工亟待解决,而在这点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同行的做法,国外很多航空公司都将紧急医疗服务外包给了专业的救援服务机构,也避免了权责纠纷。
好心扶人却被反咬一口早已不是新闻,而近些年乘务员在跟旅客的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纠纷中又被公司处理辞退,又有多少人咽不下那口委屈冤枉气,主动离职。这些事件的发生最终导致了公众有心无胆,愿意救人却又害怕连累自己。最后我们也期望航空公司与医院能够增强服务意识,民航部门加紧完善规章机制,每个人都少些猜疑,多些信任,让这种可笑又可悲的闹剧不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