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还在关注最近发生的毒疫苗事件,事件被爆出的时候在各路媒体上可谓是掀起千层浪。但我写此文章的目的不是讨论毒疫苗这一事件本身,而是想要聊一聊公众及媒体对于热点事件的态度。
事件一经报道,许多有孩子的人便跟打了鸡血似的在各处咆哮:“你们这些没有养过孩子的人!你们不懂!这一出差错就会要人命的啊!”这一措辞太易赢得同情心,也太易撩动不明事实的公众的情绪。说实在的,大部分人对于毒疫苗事件的了解就只停留在“25种非法为冷藏疫苗流入18省”或者“5.7亿”这类标题或说是数字上。公众对于这一事件的了解其实并不够透彻,大多数人都在跟风走,人云亦云。
每一事件的发酵都少不了媒体的推波助澜,“疫苗之殇”之类的标题更加震撼人心,更加能够迎合媒体想要抓住大众眼球的心理。在娱乐至死的时代,媒体传递给受众的不都是事实。某些媒体莫名其妙地将婴儿之死全部推给这批出问题的疫苗,将关键的概念打乱混淆编造之后煽动愤怒情绪,以至于一部分人将任何不像他们一样愤怒而失控的人都视为敌人。首先,这批出问题的疫苗是二类疫苗,并非孩子强制必须注射的疫苗;其次,合法疫苗是有效的、无毒的疫苗,但这不代表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对事件没有最基本的了解便大加鞭挞,实在是可怕。无知不可怕,无知还有批判的欲望才可怕。
我想说的是某些煽动失控情绪的媒体或是人才是公众真正的敌人,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告诉公众事实的真相,也没有指出任何一条能够让公众避免遭遇到此类悲剧的有效方法,更没有引导公众思考作为普通的个体能够在现实中做些什么才能促使有关方面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此再也不敢在关键环节出纰漏,永远杜绝问题的发生。他们没有这样做。
同时,受众作为信息社会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对于事件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部分受众在接收信息时头脑过于简单,不加思考便将所有的信息都一一接受,纳为己用,这样的后果就是情绪太易于被煽动,情感太过泛滥。
有的媒体总喜欢用一些关键词来挑起人们的情绪,例如医患关系、富二代、食品安全等等。在这些关键词的影响下,试图还原事情真相总是异常艰辛,因为人们在看到这些关键词的时候早就已经预设好了自己的立场。
这一切都流于事件的表面,甚至有些人是被一些敏感的关键词所吸引,因此有的事件在刚开始就被投入过多的热情,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热度只能维持三天。不得不说,现在许多事情都被采取了冷处理的方法,因为三天之后很少会有人还关注着,反正都会被遗忘。网上爆料,多名因三鹿奶粉事件去职的官员都陆续复出,时至今日,涉及官员基本重新上岗,不少人职级还有所提升。想必当初我们的愤怒不比毒疫苗事件少吧,但结果呢?
许多键盘侠在网络上评论、转发、点赞,事实上对事件本身的关注并不多,更多的是宣泄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不满。但他们却没有意识到,正是他们这种热度只维持三天的关注,才是悲剧不断循环发生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