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鞋风波,谁的错?
北京时间11月3日下午,中国篮协召开新闻通气会,公布了2日晚CBA广东对阵深圳一战中易建联“球鞋事件”的处罚决定。易建联被禁赛1场,并遭通报批评,广东男篮罚款5万元。
虽然球鞋风波的处罚已经出来,但关于该事件相关的讨论和争议远没有结束。
先来看看球鞋风波的起因。根据今年CBA的着装新规,除外援之外,所有球员都必须穿李宁。这也就意味着如易建联等国字号球员也不能例外。但阿联又是Nike的签约球员,有自己的合同,又要穿此品牌的球鞋。于是,这对矛盾就出现了,也就有了阿联在比赛中当众脱下李宁球鞋回到替补席,重新穿回自己的Nike球鞋继续参赛的一幕。其实在这之前,已有球员例如——周琦和王哲林也表达过对该规定的不满,但还是乖乖执行了。只是这次中国篮球第一人易建联不答应,而且当众反抗,这才引起了轩然大波。
然后球迷的意见分两派,要么指责篮协心狠手黑,出台这样无良的规定,要么指责阿联等国字号球员不顾CBA招商大局。那么问题来了,球鞋风波,到底是谁的错?是赞助方李宁?还是中国篮协?还是易建联等国字号球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现在CBA的赞助格局。以前安踏是联赛主赞助商的时候,还允许其他体育品牌各保持几名运动员穿自己的球鞋(但是要遮标)。换成李宁之后,一共签了5年合同,前4年也允许少量国家队运动员穿自己的赞助品牌,但是名额越缩越小,现在这个赛季是最后一季了,新定的规则是一刀切,都必须穿李宁,一个也不许穿别的。而且这里不得不提的是,李宁当时在2012年和联赛签约的时候,赞助费从之前安踏的2000万直接翻到5年20亿,平均每年4个亿。那既然赞助商花了大钱,肯定得提要求,钱花的多大,要求就得提得多狠。于是,国际上球鞋权益归运动员个人的惯例,在CBA也被打破了。
而且李宁在里约奥运会上已经吃了大亏,因为国家男篮的赞助商是Nike,这就使奥运会期间李宁的篮球鞋都没有出现在国字号球员的脚上,这使得花这么大价钱的李宁没能在最大的国际舞台上很好的推广自己的品牌。所以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李宁在球鞋问题上决不让步的原因了。
再来看看篮协。目前的CBA还不是很成熟,距离真正的商业化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这就使得联赛对赞助商的依赖比较强烈。比如当初安踏赞助CBA,等于是救场,否则就没钱办联赛了。李宁后来豪掷5年20亿,虽然这是商战的结果,但另一方面也给联盟带来很大好处。要知道以前CBA是没有分红的,但近几年每个赛季每支俱乐部都可以分红1500万元以上。对一些家穷业薄的俱乐部来说,这笔分红差不多是整个赛季投入的1/3左右,在有的俱乐部占比甚至更高。
所以说,篮协也是不可能反对李宁的新规,不然下一个五年的联赛大合同你找哪个品牌和你签约。
最后就到运动员本身了。易建联,中国地区Nike的代言人之一,就像1992年奥运会夺冠之后的乔丹,坚持穿自己的签约品牌Nike,拒绝穿当年美国队奥运会的赞助商锐步,甚至拿拒绝领奖来做要挟,用乔丹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必须忠诚于我的签约品牌。”所以可以理解阿联的行为,毕竟自己有合约在身。虽然,阿联换鞋的理由,是从保护自己健康的角度去说,但其实背后就是大家都要维护自己的赞助商利益。
所以说,其实这种事不好去评价谁对谁错,联赛有联赛的规定,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规章制度任人践踏,那CBA联赛就太业余了。而球员也有个人自身的考虑,包括身体状况、个人利益等。说到底,这是一场利益斗争,联赛要想越来越职业化,越来越成熟,发生这种事是必然,很难去责怪单一的某一方。
还记得有那么一句话,小孩儿才分对错,成年人只分利弊。现在最重要的是高层要找到一个暂时的解决方法,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闹剧,否则只能让别人看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