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日是第二十九个“世界艾滋病日”,从我国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十年,国家早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艾滋病防治监测体系,但人们对于艾滋病的认知仍有局限,依旧存在着非理性的恐艾情绪。
半个月前,西安一名19岁的同性恋艾滋病患者林波(化名)因无钱治病而在没有任何医疗常识和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家里为自己做了一次手术。尽管这次手术没有出现感染,但仍足以令人感到震惊。然而林波在得到资助进入医院后,依旧选择暂且隐瞒病情,他说:“如果如实告诉医生病情,一定会遭受区别对待,能否正常治疗都成问题。如果隐瞒病情,自己内心会煎熬。”
林波的经历与感受在艾滋病患者群体中并不是个例,作为公认的高危群体,艾滋病患者自身医学常识不足,防范意识薄弱是其被传染的主要因素,而艾滋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就医、就业、就学歧视使一些艾滋病患者有意隐瞒病情,从而产生进一步的传播隐患,形成恶性循环。
恐惧源于未知,究其根本,患者自身被传染和大众对艾滋病的误解都是由于对艾滋病常识了解的不足。但大众普遍的盲目恐艾情绪不仅对艾滋病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伤害,也使人们对艾滋病产生逃避情绪,由过度恐慌衍生出的消极逃避使更多的人羞于了解艾滋病,更不懂得如何防范艾滋病,这一点尤其存在于青少年群体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出的报告,艾滋病已成为青少年致死的第二大因素,仅次于道路交通意外。在当前中国艾滋病群体总体年轻化的状况下,甚至有学校勒令艾滋病学生退学的情况发生。
学校已不再是艾滋病的净土,林波更是无数年轻人的缩影,青少年缺失艾滋病教育,自我防范意识不强已成为艾滋病年轻化的主导因素,而社会对于艾滋病的误解,歧视也成为青少年患艾滋后消极治疗、自杀的主要原因。
多数人甚至认为和艾滋病患者共处一室,聊天,肢体接触就会被传染病毒,而在医疗科技的发展下,艾滋病已经可以通过慢性治疗而被抑制,艾滋病患者也有望活到正常寿命。这些有效的信息都需要学校、防疫部门、志愿者去传播给大众。艾滋病正如同曾经的乙肝、流感,随着科技发展我们已经能有效抑制艾滋病,为何大众还要盲目恐惧,一味逃避呢?
当下,社会与学校要做的不该是一味问责,而是要及时承担责任,将青少年的生理健康教育透明化、法制化。只有引导青少年正确面对、及早预防、知行合一、科学客观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防艾绝不等于盲目恐艾。平等对待艾滋病患者是每个健康的人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但保护自己同样重要。尤其是青少年,对于艾滋病的敬畏之心当长存。
李克强总理曾经说过:“对待艾滋患者的态度,是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窗口。”消除社会歧视,提高防范能力,是迈向“零艾滋”的关键一步。立足文明时代,谁也不该再“谈艾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