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部门 > 新闻详情
《未来传播》“中国式现代化与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顺利举行
来源单位:科研与创作处       发布时间:2023-12-18      

12月16日,由浙江传媒学院《未来传播》编辑部举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杭州百瑞运河大饭店召开。《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副社长陈吉,《编辑之友》执行主编李晶,《新闻与写作》主编梁凤鸣,《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刘俊,《新闻记者》主编刘鹏,《电影艺术》主编谭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国际新闻界》社长周勇,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浙江传媒学院人文社科学部学部长吴飞,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潘祥辉,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邵鹏,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润,浙江省社会治理与传播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社会治理与传播研究》集刊主编黄敏受邀参加论坛。专家们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交流研讨,为《未来传播》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1659E

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未来传播》主编李文冰出席论坛并致辞,《未来传播》编辑部主任郑亚楠主持论坛。论坛分上下午两个半场举行,浙江传媒学院科研与创作处处长孙丽园、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崔波、华策电影学院副院长向宇以及新闻与传播学院、人文社科学部、新闻传播研究院、戏剧影视研究院师生代表等共60余人参加论坛。

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未来传播》主编李文冰首先代表浙江传媒学院和《未来传播》期刊,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她表示,本次论坛的举办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交流办刊经验、汇聚智慧共识,推动新时代期刊高质量发展。她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教,为《未来传播》今后的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

17EC8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副社长陈吉围绕“从二次文献选文角度谈知识生产和学术影响力”主题,指出文摘类期刊选择高质量文章的总体原则和基本思路。她提到,《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的首要任务是摘编全国学术期刊中有新观点、新材料和新的研究方法的文章,同时要反映各个学科开展学术讨论的情况。其选文秉持提高政治站位、注重选文问题导向、讲究时效性、关注中宏观问题研究等四个原则。

1387D

《编辑之友》执行主编李晶以《编辑之友》杂志社的强刊发展之路为例,同与会专家一起探讨传媒类学术期刊发展之路。作为一本服务于产业、学科发展的期刊,《编辑之友》一直以来主张胸怀“国之大者”,扛牢主流期刊职责使命,通过推出重大主题专栏,刊发主题文章,紧跟中央部署,来服务新闻出版业繁荣发展。同时通过服务地方人才建设、为学术交流搭建桥梁,以及为管理部门提供建议来发挥期刊的连接效能。

12B64

《新闻与写作》主编梁凤鸣用“内修外练”四个字凝练了期刊创办过程中的应有之义。他指出,内修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高质量办刊背后需要有高质量的文章与作者,也要有高质量的编辑队伍。他提出了着力内修的六个方面:饱满的热情与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看稿不看人”的民主评议作风、不断学习进步的精神状态、办刊即是做人的意识、坚持并丰富“开门办刊”。他还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提出了针对性的办刊建议。

1404B

《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刘俊从自身办刊经验出发,深刻剖析了目前传媒类学术论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避免常识化、避免描述化、走向阐释化、走向本土化、辨析数据化等五点选文建议。好文章不应进行常识普及,而是应该将问题放在优先级;要贡献思想性、理论性和思辨性,在现象背后深挖底层逻辑;要归结到一些普遍性的阐释力,让文章走向“人学”;要面朝中国、国情、本土,提出有适配性的研究问题;合理使用量化研究。他通过分析容易高引的文章,将其特征概括为五个关键字,即“深、全、热、重、新”。

11908

《新闻记者》主编刘鹏介绍了《新闻记者》的历史沿革和规范化改革,并抛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让期刊更有传播力,能够更好地让学术交流活泼起来、流动起来,让其厚重的同时还能够灵动,能够在新媒体端也有传播力和影响力;二是到底什么才是中国特色新闻传播研究。他认为,中国的新闻传播理论需要以一种与西方对话的姿态,进行中国新闻传播话语体系构建。这也是新闻传播类期刊要努力的方向。

129CE

《电影艺术》主编谭政介绍了《电影艺术》的办刊定位、栏目建设和发展方向。他认为中国电影的学术建设,其实关系到中国电影知识体系建构。当下电影学界最主要的成就是史学建构的成绩,同时中国电影学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学术概念创新不少,但成体系和框架的不多;新概念原创比较少;本土电影理论的研究兴盛,但海外输出面临障碍;既懂技术又懂艺术也懂理论的研究者比较缺乏;指导电影产业和创作实践的理论创新少。电影类期刊的一个共同目标和未来努力方向,就是建构一个中国的电影知识体系,并形成一个世界性的学术思想表达的平台。

12F08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国际新闻界》社长周勇指出,“未来传播”不仅仅是一个刊物的名字,可能也是未来整个学科发展的方向,即面向未来传播,学术刊物和学术研究能够做些什么?他认为,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要经由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为此,要解决中国现在整个新闻传播学体系的碎片化问题,即中国新闻传播学逻辑体系内部不协调的难题,把长期以来新闻传播目光向内的做法转向目光向外,打开眼界,思考新闻传播活动在整个社会大体系中的价值作用。

134EE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重点剖析了学术关怀与期刊高质量发展问题。他认为,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要从政治质量、学术质量、编校发行质量和传播质量四方面进行衡量,只有四方全面发展,才能实现高水平办刊。其中学术质量的提升需要做到“三化”,即定位差异化、栏目品牌化、编校规范化。此外,针对学术热点的选题层面,他认为,我们在思考学术选题时,不仅可以从国家战略中探寻,更多地还是要从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研究对象,要对新闻生产实践多加关注。

1200B

浙江传媒学院人文社科学部学部长吴飞谈到了自主创新知识体系不能只是地方性知识的问题。他提出,理论是可以进行对话和借用的,但问题和现实关照要有一些中国意识和中国问题。因此,学术研究第一个层面要研究中国的问题,这种问题不应该是地方性的知识,它所提供的知识应该对全人类的思想有贡献;第二个层面是要带着一种共通的问题去讨论人类面临的困境,因为在整个世界学术话语体系中,理论是可以进行学术对话的,概念应该是相通的。刊物要引领学术,所以在刊物的稿件选择和选题上,要注重自身的导向性,引导青年学者该如何做学术、做何种学术。

12269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潘祥辉分析了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与学术期刊的“作为”。他认为,学术期刊的首要任务是要发掘新人、扶持新人、团结新人。青年学者是非常有潜力的;其次是做好学术引领。目前各种刊物的专题策划和命题约稿等方式都可以更好地引领学术发展方向;最后,学术期刊要对国家文化战略做出响应,促进中国式文化现代化。

11C0A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邵鹏围绕培育青年学者、成就高水平期刊的主题进行分享,提出期刊要给青年学者更多成长的机会,使青年学者可以更好地提高自我的学术水平,期刊也能够有更好的引用率,成就高水平期刊。这更多的是一种双赢。对于教师个人而言,论文发表涉及到考核、晋升这些个人问题。对于学术期刊而言,刊物不仅是一个发表的平台,其实也是学科竞争、学校竞争,甚至是地域竞争的平台。两者应该互相成就、共同成长。

128A5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润针对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跨学科借鉴问题提出了思考,特别谈到了传播学本土化问题。他提出,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就是要建设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传播学的本土化建设首先需要基于中国传播的情境来进行理论创新,其次要确立立足本土的意识,从中国的现实出发,最后是要秉持一种批判的意识和反思的精神,这样才能够对于西方的理论进行修补,甚至去开创新的传播的理论。

F668

浙江省社会治理与传播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社会治理与传播研究》集刊主编黄敏在总结中分享了关于社会治理与传播研究的思考。她表示,社会治理最后一个特征是强调持续的互动,所以治理这个概念天生就跟传播是有关系的。传播沟通是社会治理的本质特征。分析社会治理场域中的传播现象,解决社会治理中的传播问题,传播社会治理的有效经验,总结和提炼中国社会治理话语体系,研究中国社会治理经验的国际传播和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经验的分析提炼和理论化等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FCCE

论坛最后,浙江传媒学院人文社科学部学部长吴飞给予寄语,他表示今天的分享交流形成了一系列学界、业界和期刊编辑高度共鸣的话题,希望未来有更多更好的理论来繁荣中国的学术,能够根据中国的社会现实提出真正有理论意义的问题。本次论坛打造了一场新闻传播学学术研讨和办刊探讨的思想盛宴,群贤毕至碰撞智慧火花,为《未来传播》今后的发展带来了深刻洞见和方向指引。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