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院系 > 新闻详情
电艺举行“全媒体训练营”实践总结暨展映活动
来源单位:电视与视听艺术学院(纪录片学院)       发布时间:2024-09-27      

 

 日前,电视与视听艺术学院在国家一流社会实践课程建设中持续开展短学期“全媒体训练营”项目,不断强化“全媒体训练营”教学品牌,进一步推进全媒体视听创作实践。通过全媒体训练营的开展,结合线上、线下的一系列创作讲座,加强全媒体时代学生的视听创新意识与创作能力,同学们踊跃参与,收获颇丰。

 实践教学线上重拓展,线下重沟通。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力求拓展《全媒体视听创作》理论教学环节的广度和深度。智慧树同名课程同步向同学开放线上资源,包括线上讲座、线上微课以及包括获奖作品、分析论文等多样化拓展资源。同学们在线学习了朱怡老师的全媒体视听创作谈、李琳老师的短视频创作分享、潘志琪老师纪录片单机位拍摄创作分享、唐本达老师的传统文化新媒体创作解读、张拓老师的党建主题纪实作品创作谈等微课。同时,同学们自行组成创作小组,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推进创作讨论,组队前往上海、金华等地进行社会调研,完成社会实践全媒体创作。

    

线下教学互动同步开展。针对同学们在创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本次全媒体训练营结合国家一流社会实践课程《全媒体视听创作》的拓展,在常规任务之外安排了三场讲座,分别是:《图片创作的时代表达》《全类型视频制作与运营》《全媒体时代的新技术表达》,开拓了同学们对全媒体视听前沿创作的感知与理解。

 在《图片创作的时代表达》讲座上,胡晓阳老师深入剖析了视觉时代的图片创作特点。视觉不仅是艺术领域的作者化表达,更是全媒体时代的社会性表达。胡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国内摄影比赛获奖作品,通过案例带领大家认识图片创作中的思想性、社会性。结合国家一流专业影视摄影与制作的专业特点,在《全类型视频制作与运营》讲座中,优秀毕业生、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邱泽楷同学和大家畅谈他的新媒体短视频创作感受,通过作品的社会结合度、全媒体体现度来分析新时代需要的究竟是什么作品。在《全媒体时代的新技术表达》讲座中,陶学恺老师针对全媒体时代的发展特点,结合上届星舟奖最佳特效奖获得作品《透明的梵高》的创作经历,和同学们互动讨论新媒体技术如何与类型创作相结合,

 九月迎来了收获的季节,本年度短学期实践“全媒体训练营”共收到百余件全媒体作品。作品内容包括主旋律短视频、AI短片、广告微短剧等多种类型,创作形式包括不同技术标准的横屏创作以及面向新媒体的竖屏创作。在创作传播度的考量之外,《全媒体视听创作》教学团队还对同学们提交的创作进行了参赛辅导,多部作品入围了广告短片、短视频等各类视听创作比赛。目前众多大赛都还在推进过程中,训练营的收官并未影响创作团队的后续进展。在已经公布结果的比赛中,好消息接踵而来。本轮全媒体作品中,《哇哈哈永远快乐协议》《画个朋友》获得第16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国家级二等奖、优秀奖。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同学们不仅感受到视听创作的价值,更深刻体会到社会各界对于全媒体视听创作的强烈需求

 新学期开始,九月的全媒体创作展映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同学们带着短学期的实践创作和他们通过创作感悟的社会发展思考,回到校园开展了面对面的交流互动,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实践创作经验的共享。

 


 全媒体时代对视听创作的发展提出新的时代诉求,结合国家一流社会实践课程《全媒体视听创作》的拓展,电视与视听艺术学院强化建设“全媒体训练营”品牌实践教学活动,持续探索艺术教育的社会实践价值。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