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演员的现象:职业、哲学、美学——戏剧影视表演专题国际学术会议”在浙江传媒学院乌镇校区举行。本次学术会议由浙江传媒学院主办、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承办。

中央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郝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肖英,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Van Anna,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生Nenna Fathima Amin Gabr,俄罗斯国立舞台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尤里·安德烈耶维奇·瓦西里耶夫,俄罗斯国立舞台艺术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阿列克谢·阿斯塔赫夫,新西兰动作捕捉、特效演员沙恩·朗吉等国内外专家学者线上线下共聚一堂。浙江传媒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张梁出席开幕式。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师生参加此次会议。
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梁致开幕词。他表示,浙江传媒学院谨遵习近平总书记“紧跟时代、突出特色”的嘱托,不断提升办学内涵。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也秉持着“高端化、国际化、项目化”宗旨,着力培养电影创作高端人才。
他指出,表演专业教学和研究应该在坚持自己的传统和特色的基础上,以更加开放的视野面对世界戏剧影视教育发展的新格局,更加重视和国际前沿表演方法、表演教学、表演研究的交流互鉴,探索不同文明表演传统交流融合的理论前景和实现路径,进一步提升学院表演专业的教学和研究水平。

中央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郝戎发表主题演讲。郝戎教授以在线视频的形式发表了对西方戏剧理论本土化的真知灼见。他指出,当前戏剧艺术发展面临一个尴尬境地,即用西方的理论来阐述中国的故事。因此,它势必要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要克服水土不服的客观现实。
他以丰富的实践案例提出斯氏体系亟需中国化、民族化,强调中国戏剧戏曲创作需汲取西方戏剧塑造人物的精髓,融入中国当代精气神。他认为,在从事艺术创作时,要跟本民族的文化主体相契合,紧扣本民族传统的文化哲思,找到与中华文化的哲学思想、哲学理念的契合点,把优秀的中国哲学思想现代化、当代化、时代化,构建出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演剧体系。

大会开幕式由华策电影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范志忠教授主持。
主题论坛一
在上午的论坛中,来自国内外学界的专家学者们分享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实践体悟。

华策电影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范志忠教授以《戏剧表演与电影表演的差异性和美学特征》为题,指出戏剧表演与电影表演在创作原则、表演方法上等存在着共同的规律,但又受限于不同的美学特征和表现方式,必须融会贯通,尊重各自的艺术规律,掌握相应的表演技巧,进而完成人物的塑造,构建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表演体系与美学表达。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肖英线上发表了题为《新时期表演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探索》的演讲,她从教什么、怎么教、为谁教三个方面,指出新时期表演教育教学要扎根本土,放眼世界,守正创新,探索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特色的表演教学体系。

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Van Anna围绕《气韵如何生动——电影表演的一种美学追求》主题进行阐述,她表示传统美学中的“气韵生动”理念能够为影视作品搭建主客两分的观念框架,帮助演员创造出更具有人文关怀的作品。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生Nenna Fathima Amin Gabr以电影中的神话为切入点,并结合她童年时期常见的神话故事,阐述了神话故事与电影叙事的有机融合,为创新故事叙述提供了恰切的入射角。

华策电影学院教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濮波就《戏剧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和热点探讨》进行阐述,他指出多重困境下理论研究的转型,包括研究领域的转化、研究对象的演化、研究方法的演义,并针对戏剧教育研究的新热点和新课题进行了探讨。

本场论坛由华策电影学院副院长、浙江省影视与戏剧研究中心执行负责人、教授向宇主持。
主题论坛二
下午,主题论坛聚焦国内外表演教学、表演艺术教育等热点,与会者从自身经验出发,衍及国际视野,围绕关键问题提出破解路径,分享有益探索。

华策电影学院表演系主任李伟介绍了华策电影学院表演专业的办学情况、培养成果及就业走向,他表示表演教学研究要结合新时代表演体系、学生素质需求、跨学科交叉实践,为学生学习、职业生涯保驾护航。

华策电影学院电影制作系主任万波以《小丑》《隐入尘烟》《香港有个荷里活》《潮》《山中来客》测试片为例深入探讨影像中的身体。他表示,视觉的直击性由影像中身体的质感、形态、表现力所呈现,身体是电影创作的元语言。

新西兰动作捕捉和特效演员沙恩·朗吉以丰富的表演经验剖析了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区别,他强调,诚实、真实、自信是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重中之重。

俄罗斯国立舞台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阿列克谢·阿斯塔赫夫分享了基于斯氏体系的现代导表演训练方法,比较了中俄戏剧艺术教育的异同点,他以毕业大戏《樱桃园》的创排为例,详细解读了戏剧教育实践的探索和发现。

俄罗斯国立舞台艺术学院教授尤里·安德烈耶维奇·瓦西里耶夫聚焦言语训练的重要性,表示艺术言语的实践教学需要贴近现实中的戏剧表演,由此引出感觉-运动-声音、感知-想象-影响、解放-节奏-表现力、节奏韵律-思维意识-创作愉悦等言语训练核心方法与原则。

华策电影学院外籍教师杨昊松依托自身美国“方法派”表演体系的教育背景与创作经历,分析了方法派的起源与核心理念、方法派教学的实际应用、方法派在中国的未来与展望,旨在教学中挖掘演员的脉冲、激发演员的潜能。

华策电影学院表演教师陈佳子深入剖析了表演艺术融合其他艺术门类的可能性,以电影《追月》为例,详尽阐述了电影艺术与戏剧戏曲的差异。

华策电影学院声乐教师林文静结合教学经历,分享了戏剧影视表演教育中的声乐教学方法,表示要以经典影视歌曲为蓝本,注重视唱练耳基础训练,加强舞台语言表现能力训练。

华策电影学院表演教师于亚东尝试探讨中国戏剧影视表演中的审美、艺术、专业、语言和道德问题。他指出,戏剧影视艺术言语的每一堂课都应当是老师和未来演员们的一次创造性表演,是演员整个身体、所有的神经、所有的经历、所有的渴望未知的投入。

本场论坛由华策电影学院教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濮波主持。
在大会闭幕式上,华策电影学院副院长、浙江省影视与戏剧研究中心执行负责人、教授向宇作本次会议学术总结。他对线上线下参会学者表达感谢,并期待未来进一步的学术研讨。他表示,戏剧影视表演理论范式迭代、视角多元,对理论的阐释不可避免呈现出复杂性、丰富性的面貌。他强调,要积极探索中国戏剧影视表演理论的本土化、民族化,在热点探讨中要有问题意识和国际视野,增强戏剧表演理论的阐释力和影响力。

闭幕式由华策电影学院表演专业负责人、教授张晓辉主持。

本次戏剧影视表演专题国际学术会议,旨在提供思想碰撞、交流互鉴的平台,探讨演员的职业、哲学、美学,破解演员在立心、塑型、铸魂的困境,发掘戏剧影视表演教育的模式革新与未来取径,构建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演剧体系与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