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预报 > 通知公告 > 新闻详情
浙江传媒学院海内外人才招募令:虚席以待 “职"等你来!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19-02-11      

【学校简介】

浙江传媒学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广电总局共建高校,是目前全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学校拥有杭州下沙和桐乡乌镇两个校区。学校拥有艺术学、文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主干学科,其中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省一流学科。下设13个学院和4个教学部,拥有全国首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的华策电影学院。学校现有41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优势专业4个、省特色专业7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3000余人,研究生近180人。现有“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媒体传播优化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等近10个国家级、省级研究机构。建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电视编辑与导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教学实验设备逾3亿元。学校与海外5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个合作项目获得教育部资格认定。

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教学、科研、创作、社会服务“四轮驱动”,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实施 “三鹰工程”、“四名工程”,积极打造教学名师、学术名家、创作名人和社会服务名品。学校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125人,副高职称293人;拥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金话筒奖”、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等高层次人才近30人;全国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10余人;省教学团队4个,省科研创新团队3个。建有以高层次创作人才为首席专家的“名师工作室”4个。教师科研创作成果连创新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项目等成功立项,先后荣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柏林电影节杰出艺术贡献银熊奖、金鸡奖、白玉兰奖、德国红点设计奖、IF设计奖等高层次科研与创作奖项20余项。

学校秉承“敬业、博学、求真、创新”的校训,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紧贴传媒、服务社会,坚持“高水平师资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和“学科优势强、专业特色强“的“两高两强”首位战略,努力打造卓越名校、传媒名镇和艺术名片,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竭诚欢迎海内外英才加盟浙传,同创辉煌。

【引进对象】

一、领军人才

1.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

3.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浙江省特级专家;

4.其他相当于上述层次的人才项目入选者及相当水平的海外人才等。

二、拔尖人才(A、B类)

A类主要包括:

1.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项目入选者、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

3.浙江省“千人计划”入选者、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重点)资助人员;

4.其他相当于上述层次的人才项目入选者及相当水平的海外人才等。

B类主要包括:

1.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资助人员;

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3.其他相当于上述层次的人才项目入选者及相当水平的海外人才等。

三、杰出青年人才

1.具有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且正高职称;

2.有较好的教学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且近五年内教学科研业绩满足下列条件中2项:

自然科学类:①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或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或主持省部级科研重点项目1项,②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篇或一级期刊发表论文3篇或被SCI、EI收录的期刊论文5篇,③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及以上(排名第一),④省级及以上学科平台团队建设类或教学建设类项目负责人,⑤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⑥海外留学归国博士,⑦国家发明专利2项,⑧其他不低于上述层级的成果等。

人文社科类:①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或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或主持省部级科研重点项目1项,②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篇或一级期刊发表论文3篇或被CSSCI收录的期刊论文6篇,③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及以上(排名第一),④省级及以上学科平台团队建设类或教学建设类项目负责人,⑤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⑥海外留学归国博士,⑦获省级“五个一工程奖”,⑧其他不低于上述层级的成果等。

3.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资助人员,或其他相当于上述层次的人才项目入选者,只需具备条件1。

四、特优(特需)博士

1.具有博士学位;

2.有较好的教学能力和学术研究潜力,且近五年内教学科研业绩满足下列条件中1项:

自然科学类:①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或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或主持省部级科研重点项目1项,②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篇或一级期刊发表论文2篇或被SCI、EI收录的期刊论文5篇,③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三等奖及以上(排名第一),④省级及以上学科平台团队建设类或教学建设类项目负责人,⑤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⑥海外留学归国博士,⑦国家发明专利2项,⑧其他不低于上述层级的成果等。

人文社科类:①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或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或主持省部级科研重点项目1项,②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篇或一级期刊发表论文2篇或被CSSCI收录的期刊论文6篇,③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三等奖及以上(排名第一),④省级及以上学科平台团队建设类或教学建设类项目负责人,⑤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⑥海外留学归国博士,⑦获省级“五个一工程奖”,⑧其他不低于上述层级的成果等。

3.根据特色学科发展需要,目前博士毕业生紧缺的专业,可按特需博士引进,条件可适当放宽。

五、普通博士

具有博士学位;有较好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创作能力。

六、特岗人才、特需师资

“特岗人才”一般需在国内外业界某一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的创作成果,或获得重要艺术类奖项的名师名人和业界精英;“特需师资”一般需具有较为丰富的行业一线工作经历和突出的工作业绩。

【引进待遇】(见表格)

【引进计划】(见表格)

【引进条件】

1.专任教师一般要求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确因工作需要引进的硕士师资,应届硕士研究生要求本科为国内(外)一流、硕士为海外知名院校的全日制优秀硕士,历届硕士研究生需具有相关工作经历并具有高级职称。

2.“特岗人才”的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务等条件可不作硬性要求,但需在国内外业界有较大影响力和重要影响的创作成果或奖项;“特需师资”一般需要本科以上学历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具有较为丰富的行业一线工作经历和突出的工作业绩。

3.海外研究生原则上需有两年以上的海外学习经历,并具备开设“双语课程”的能力。

4.引进的人才师资在年龄上一般要求:正高专业技术职务的师资50周岁以下;博士或副高专业技术职务师资40周岁以下;硕士师资35周岁以下;高层次人才、紧缺师资和特岗人才可适当放宽。

5.团队和特殊人才引进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议”。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998号浙江传媒学院人事处

邮编:310018

咨询电话:陈老师、陆老师,0571-86876776

报名邮箱:详见具体引进计划表中的联系方式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