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动画对于很多人而言应该是第一次听说。其实从《阿凡提》到前阵子大荧幕上暖心的《小王子》,都是听起来“高深莫测”的定格动画。定格动画里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要逐格拍摄,主角都是手工制作的布偶。这种听起来陌生的动画形式的历史,和传统意义上的手绘历史一样长,甚至更长久。
3月9日晚,阶梯教室里座无虚席,甚至窗台上也坐着人,来自杭州蒸汽工厂原创团队的几位主创人员来到现场,向同学分享了制作这种古老又迷人的动画的种种鲜为人知的奥秘。
一丝不苟,众虎同心
应勋曾看到一副漫画,三个孩子跳起来,对着镜头,大笑着,《呀!小鬼》的灵感从此而来。于是乎讲座刚开始便播放了这一作品。同学们都被剧情和制作所吸引,目不转睛盯着屏幕,饶有兴趣地观看着。导演应勋穿着一件简约的黑色外套,留着板寸头,说话时也不像大家想象中的导演那般强势,当谈及这部《呀!小鬼》,他笑着说自己想做“熊孩子”的故事,想做有中国风格的动画。因为自己很喜欢电影《卧虎藏龙》里的屋顶追逐戏,对中国传统的无常形象非常满意,于是这些桥段和形象自然地在导演的剧本里栩栩如生展现出来了。诚然,作为一名动画导演,应勋坦言这个工作主要是全局的构思、场景的规划。即使是简单两句话,也能从中体会导演这一关键职位贯穿整部剧的重要性。
一部定格动画的完成还离不开各个部门精妙的配合与敬业的工作。分镜师分享了一些角色的灵感来源:比如片中的忍者是受《哈利波特》里摄魂怪的形象启发,鱼更是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因素。屏幕上一张张略过的形象设计草图、分镜头设计图,都是分镜师曾为成片而努力的一笔一划的痕迹。主要负责制作的武志强以制造步骤为顺序,向同学们介绍体型小的偶骨架多用铝丝,翻模选择适合的硬度的工业硅胶,场景多用泡沫制作、为了逼真通常还要二次加工…细节里流露出的是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而主管拍摄的策划师,便一直在强调着团队精神,他们的拍摄有时需要动画师画出效果图、拍摄后需要后期帮忙去掉威压和支撑等多余的东西,整个拍摄更是需要导演的指导。
时代飞奔,情怀不死
被刷好评的迪士尼《疯狂动物城》,奥斯卡最佳动画3D的《头脑特工队》。如今在3D动画“横行霸道”的日子里,仍然有人坚守着过去的东西。导演说,从2004年开始的第一部小片子开始,我们便说“自己是数字时代的手艺人”。此外,定格动画的制作成本低是一个原因,但对于应勋来说,从定格漫画中看到那些因为亲手亲为而赋予动画的生命力,是那么的吸引他。导演还介绍说,这是他们首次尝试拍动作片,也说第一次使用8轴轨道,有大量的运动镜头。如此多的第一次,让人不禁期待着团队今后的突破。
讲座最后,屏幕上是一张张工作人员的脸庞和他们平日里认真工作的画面。一雕一刻、一针一线、一瞥一笑,能制作出如此令人称赞的好作品,都是由团队成员的汗水与热爱凝结而成。品。
现场也有同学对各位主创成员提出问题,每个问题都被耐心解答。看着他们对于动画的热爱,无法不让人相信情怀依然存在着真正热爱的人的心里,从未离去,终将点燃。




先锋通讯社新闻部记者 张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