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浙传

文化浙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浙传 -> 正文

混的不是黑道,是友情

发布时间:2010-02-23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曾经有一部几乎所有与我同龄的男生都看过的香港电影,它影响了一代人,让“浩南哥”成为神话,让“混黑道”成为男孩们的“梦想”,让“扛把子”变为了响亮的称呼,它叫《古惑仔》。身为一个女生,我一直都没弄明白,这部打打杀杀的系列电影,除了郑伊健长的比较帅,黎姿很漂亮之外,到底有什么好看的,以至于多少年来,那首叫作《乱世巨星》的主题曲在KTV里长盛不衰。
  我不明白香港的黑帮片为什么那么受欢迎,不明白为什么那年黑色的紧身裤在男生中那么流行,不明白“哥们儿”和“朋友”有什么区别,不明白“义气”到底是什么,不明白黑道有什么好混,每天打打杀杀又有什么意义,还非得“大哥”来,“小弟”去。
  今天,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每天这样打打杀杀有什么意义?”
  ――“意义是三小。我只知道义气,不知道意义。”
  那么义气呢?“义气”也许是“权力”的衍生品,也许是“外人难以理解的东西”,也许是“招摇行骗的工具”,又或许是兄弟间才有的感情。
  我说的是一部台湾电影,叫作《艋舺》。
  会看《艋舺》是绝对的偶像效应。阮经天、赵又廷、凤小岳,这几位都是目前台湾正红的帅哥明星,赵又廷更是凭借《痞子英雄》一举拿下了台湾金钟奖最佳男演员。帅哥云集,还有那个在《康熙来了》里上蹿下跳的陈汉典做配角,虽然对黑帮片不感兴趣,我还是看完了这部其实谈成长大于谈黑道的片子。
  主人公蚊子(赵又廷饰)因为一个鸡腿踏入了黑道,于是,从小被欺负到大的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兄弟,找到了难得的友情——艋舺庙口老大GETA的独生子志龙(凤小岳饰)、很有大哥范儿的和尚(阮经天饰)、胆小怕事的阿伯、很重义气又很能打的白猴。这个五个人结拜成立了太子帮。时代要发展,艋舺黑道受到了外省黑帮的冲击,而五个兄弟也身不由己的卷入了这场纷争中。
  整部影片的色彩很台湾,很80年代。大红大绿的配色,鲜艳的花衬衫,是市井的味道,也是青春的味道,而黄色的灯光则叫人觉得温暖怀旧。一如这绚烂的色彩,影片的节奏也是跳动的。印象深刻的是片子里奔跑的镜头。转校生蚊子被班里的头头追着跑,太子帮被别的帮派穷追猛打,蚊子生日那天被耍得满街乱窜,和尚拼命地躲开前来复仇的蚊子……一直在跑,一直在跑。他们穿过窄窄的街道、无人的小巷,推翻小贩的摊位,挤出拥挤的人群,从孩子的世界跑进了成人的王国,一去不回。
  成人的王国里有没有兄弟呢?即便真的结拜为兄弟,说过“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未来的事,又有谁会知道呢。记得蚊子问过兄弟们一个问题“你这辈子最想干什么?”。其实,他们不同的回答已然注定了不同的人生。和尚说要当大哥,于是最心狠手辣的就是他。蚊子最想去日本看樱花,那里是他未曾谋面的父亲去世的地方,于是最重感情的就是他。单纯的蚊子只是个善良、一根筋的孩子,在面对曾今信任的兄弟的背叛时,他就像一头被激怒的小狮子,咆哮着朝敌人扑去,但是真正受伤的仍然是他自己。这就蚊子眼中的义气吧。从小没有父爱的他,把能够与其分享烤鸡腿的GETA老大视做了父亲般的人,正是这种感情才坚定了他报仇的决心。
  当象征蚊子与和尚友情的溜溜球勒住了和尚的脖子时,我以为蚊子与和尚的友情也就此瓦解了。我以为所谓的兄弟情,所谓的义气也不过如此。但是,我错了。
  “我混的不是黑道!是友情!是义气!和尚,当你以为我要拥抱你的时候,你选择了相信我!这证明你混的也不是黑道!是友情!是义气!”
  蚊子还是把刀捅向了拥抱他的和尚。只是,泪眼模糊了二人,他们再也看不见彼此。
  影片终结时,我的双眼也模糊。突然想到一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其实,《艋舺》除了是导演钮承泽所言的“生猛又华丽的青春动作片”外,我更觉得是对台北旧文化的怀念,是对“已经来临”的“未来”的控诉。混黑道是不用枪的,“枪是下等人用的”。而艋舺是正宗台客的地盘,是真正台北的模样。可是,外省人来了,于是原著民不再,自给自足的生活不再。
  樱花飘落,梦想破碎。或许义气尚存,却是物是人非。那一年,他们坚信,加入黑道才是王道,才是生存之道。
  那是开头,在围墙边:
  蚊子问:“你们四个为什么要找我加入?”
  和尚答:“因为五根手指合起来,才是一个拳头。”

(文/温梦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