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简单的蓝色衬衣搭配着牛仔裤,舒服地坐在椅子上。眼前的这个人,怎么也不能让我联想到,他就是来自台湾的广告学教授金明琨,大家口中的“大班”老师。也许是被电视剧先入为主地灌输了观念,我就对金教授的外号充满好奇,一个广告学的教授怎么会让大家与妖娆的舞女取一样的名字呢,还是此“金大班”非彼“金大班”?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了与金教授的谈话。
他们叫我“金大班”
问到为什么会和妖艳的舞女取一样的名字,金教授笑笑说:“不是我取的啦,是他们喊着玩儿的,这个名字我从高中就有啦。”我不禁感叹,这个名字的年代感还挺重的,说到起源,还是来自当时台湾热播的根据白先勇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金大班》,大班告诉我们,以前上高中上大学的时候,负责学生社团工作,因为跟女同学的关系比较好,出席例会的时候身后总是少不了女同学,这样一来二去,应着时下热播的电视剧,同学们开开玩笑,“金大班”的称号就出现了,金教授似乎也挺喜欢这个名字,同事朋友就都这么喊他,一直到现在当教授,还是让学生们喊他“金大班”,以致于提到金教授,我们对他的第一印象往往不是学富五车的威严教授,而是有魅力的台湾“金大班”。
5.12地震,情结传媒
金教授是四川大学文艺学的博士,博士毕业后就一直留在成都发展,若不是08年的那场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铭记的大地震,用金教授的话说也许姻缘机会还不会让他来到杭州,来到传媒。因为时值特殊时刻,在成都,所有的广告宣传工作都面临被搁浅的局面,恰逢朋友在苏州有个案子,本着来帮忙的心理,大班来到了苏州,地震的一年后,成都那边的宣传工作需要一直暂停,又因为指导老师在浙大,“转移阵地”就成了顺理成章的决定,而这一切都是没有设定的,就是这么随意,这么自然而然。从广告创意策划的工作着到传媒的广告学老师,不论是从行业还是从就业环境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跨度,问到会不会不习惯当老师,大班说“不会啊,我本来就很喜欢教书,我原来在西南交大也有教书,教书让我感觉到很开心很快乐”,言谈举止中都能强烈的感觉到大班的随性与闲适,他告诉我们虽然才来杭州不久,但是早已走过杭州的大街小巷,只有一个人走过这些最接近城市边缘的地方,才能真正了解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大班说他最不能抗拒的就是美食,杭州的小吃众多,有名的,不知名的,爱吃的大班都品尝过,那些最正宗的小吃往往是穿街走巷,只有在古老的小胡同口才能找到。正是由于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年入中年的大班老师说到这些的时候,眼睛里射出像孩子一样的光芒。
创意——中国制造
在大班的博客里看到这样一句话“中国制造,价格低廉的伪劣产品”,当被问到是不是因为中国很缺乏创意喜欢模仿其他人的作品,大班说:“不是因为缺乏创意,而是因为做创意的根源,首先就是创意要受到保护,你的创意受到保护的前提是你也要保护其他人的创意,而抄袭是抹杀创意的源头,模仿抄袭很容易得到一个好的结果,中国现在缺乏的就是创意的保护,不论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我们对著作权和财产权的维护意识还是远远不够的,说到这我就很气啦,台湾经常被称为‘海盗王国’。”我们都知道,对于广告来说,创意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广告的成功与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创意,在采访的过程中,大班一再强调“创意尊重”,呼吁“重视智慧财产”,也许这种意识每个广告人都会说,但是只有像大班这样把这种尊重与保护作为工作原则的人才能赢得大家的尊重,也正是由于这种每个广告人都应遵循的职场精神,使得大班在业界和界外都获得了大家的好评。在学校里,每当谈论到大班老师,同学们都是“哇,他的选修课人超级满”、“我超级崇拜他”的声音。
“很多东西是走出来的”
和所有起初要来大陆发展的台湾人一样,大班的母亲一开始并不是那么支持他来大陆。可是大班在大陆看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不论是从上升空间还是客户量,大陆都要比台湾大好几倍,多好几倍,经过多年的实践表明,大班告诉我们当时的决定还是非常明智的,他说:“我要对每个人说谢谢,因为在人生的路上,不论你是一个有权、有势、有钱或是一般人,每个人都欠所有人一句谢谢,因为没有对方就没有你的存在。”听了这席话,无论对于谁来说都是一次情感的升华。来大陆这么多年再回首台湾,大班的话语突然变得滔滔不绝起来,说到自己家乡的时候声调都抬高了八度,从台东说到台南,从台湾小吃说到台湾的政治,无不体现着对家乡台湾的思念与喜爱。“路是自己走出来的”,的确,大班这么一步步从台湾走到杭州,从广告公司走到传媒,这一步步就像是一个个游记,不断被书写着,更新着,从过去走向未来。
(文/顾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