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人物

浙传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浙传人物 -> 正文

向善思齐——设计艺术学院学子王家昌专访

发布时间:2017-04-10 来源单位:设计艺术学院

  几只画笔,几桶颜料,几面白墙,几个普通的大学生,却为戒毒所的一千多人描绘了一个充满希望未来。

  他叫王家昌,是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14戏美专业的同学,是此次戒毒所墙绘的核心成员。在谈到这次特殊的墙绘任务时他说:

  '我当时没有多想,只是觉得我可以做。'

  只有拥有不平常的心境,接受不同寻常的考验,才能造就不平凡的成就。王佳昌就是这样一个喜欢挑战自我的人。

'第一天去其实很不顺利,我们的颜料没办法带上高铁,只能改坐巴士,一坐就是半天,所以原本定好的三天工作时间,硬是被压成了一天半。但是我们觉得既然答应了要做这件事,就一定要做好,所以我们工作起来几乎不休息,幸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工。'

  问到他们绘画的条件与情况时,他说:'我们进入戒毒所身上是不能带手机的,现金也不能超过100块,进去很严格,要输入密码和指纹验证,就连吃饭也要有人带我们出来吃。'

  由于戒毒所是个特殊的绘画场所,普通人进入都会有心理压力,更何况还要顶着压力做艺术创作,所以我询问了他当时的心理状况,他说:'刚开始确实有心理压力,环境很严肃,既压抑又枯燥,直接导致了绘画前期的效果不太好,但是戒毒所的管理人员对我们很好,我们也试着调节自己压力,渐渐进入状态。不过每天中午所有人都会路过我们的墙绘去吃饭,上千个人看自己,还是会紧张。'

  所有艺术都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戒毒所是一类特殊的人群生活的场所,自然也需要与众不同的艺术创作。在我问起此次墙绘的主题与创作时,他说:“在我来之前,我准备了三个主题,但是最后我决定用以大海为主题。大海象征着生活和未来。我希望这幅墙绘能引导他们想起世界的美好,能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向往,也给他们心旷神怡的感觉。”

  当被问到这次不平凡的经历的意义时,他认真的说道:“我从前画画只是为了自己,但这次不同,我第一次为自己的专业感到骄傲,原来我能做的不只是为了挣钱,我还可以用自己的专业帮助别人,哪怕是能为这一千多个人的心里添上一分希望,这就足够了。”

  在此次采访接近尾声时,他主动向我谈起了戒毒所里的情况。“戒毒所里的衣食住行都被国家安排的不错,这一千多人里,有年过半百的老人,也有不到20的青年,可看得出来他们很不快乐。我亲眼看到一名三十多岁的毒犯去见来探望自己的妻子,他去的时候低着头,看不见表情,但是我觉得很低落,回来的时候一个三十多岁男人竟然红着眼眶,可以看得出来是强忍着泪水,不过脸上多了一丝对世界的希望,我想他会尽早出去,然后再也不进来吧。”

  这次墙绘对王佳昌和他的团队来说不只是一次普普通通的绘画任务,而是一次学习,一次成长,学会帮助他人,学会匡正自己。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