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修身、砥砺德行一直是我们当今大学生要坚持奉行的日常行为准则,随着这一股强有劲的文明之风,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入选百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作品《导盲犬》的主创,来自动画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12级学生余军尧。“我们做这样一部影片,一方面是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于盲人与导盲犬的了解与关注,另一方面,也传达了平等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盲人和正常人应该享有平等出行的权利。”这是采访当中余军尧首先说到的。说到《导盲犬》影片最初灵感时,余军尧告诉我们,其实源于一则“自15年五一起,导盲犬能够上北京的公交地铁。”的新闻报道。“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有意识去查找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看了许多这方面的纪录片,发现了由于相关政策空白、人们对于导盲犬缺乏了解,盲人携带犬当做宠物,拒绝入内等问题。”余军尧说道,想用自己的镜头向人们反映这一导盲犬出行很不方便,通过自己的短篇故事说明不能简单地以同样的价值标准来限制导盲犬在人类社会中的活动范围,因为导盲犬有着极为特殊的身份和使命,而特殊人群也应当在现代的文明社会拥有足够自由活动的权利。有了自己对于这一社会现象的意见和看法后,余军尧团队就开始了诸如讨论剧本、细化分镜、思想导向等前期准备工作,相对而言比较顺利。但同时余军尧表示影片的中期拍摄和制作并不容易,因为是一部手绘与拍摄相结合的影视作品,片中许多绘画部分都需要团队中仅有的擅长绘画的同学来完成,比较辛苦,令人感动的是大家都为整部影片最终的呈现拼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满满的团队凝聚力也是这部片子能够走到今天的法宝之一。
采访的最后,余军尧还不忘对在学校动画一线努力奋斗的学弟学妹们说:“好的灵感并不难获得,但很多好的灵感却总因自身的懒惰白白浪费了。因此我觉得,如果有好的灵感了,就尽量做出来吧。如果害怕自己有惰性,那就去寻找一个不得不做下去的动力。比如将作品放到网上,或者参加一些比赛。这样有动力在了,就会想办法去将作品完善制作出来。”优秀作品的产生与创作者本身的经验积累、能力练习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因为余军尧有了这样一双善于发现生活细节的眼睛,一种可以将平凡小事化为创作灵感的能力,才有了如同《导盲犬》这样走在弘扬社会优良道德前线的优秀学生作品,时刻提醒着我们需要修养身心,砥砺德行。




(《导盲犬》主创团队)
文章作者:邵逸菲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