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营销是打动你的目标受众,对于现场展示来说,台下的所有人就是我们潜在的客户,我们要让他们心动,要让他们热血沸腾,燃起他们的期待和渴望。”对营销有着精彩而到位的理解和决赛现场完美绝伦的展示,或许就是南风不竞团队成为南都杯营销精英赛精英的最大筹码。
【缘何以南风不竞为名,又何以相聚?】
或许,我们都会对南风不竞这个团队中国风的名称有着好奇心。近日,记者采访了南风不竞的队长俞乐和,他告诉记者,队名南风不竞出自《左传?襄公十八年》:“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团队LOGO以龙之九子中的鳌鱼为灵感,环抱队名呈字母C寓意传媒与Communicator传播者。南字以丹砂色强调,是纪念五人为南都营销比赛组队成立的这份友情。

独木难支,众木成森。队友的选择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五个人的搭配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南风不竞的队员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独家的本领。有“三分入木,运筹帷幄引领团队前进”的队长俞乐和,有“敦厚为土,沉稳淡定打造极致方案”的吴学达,有“热情似火,积极果敢点燃营销激情”的徐聪容,有“温柔如水,灵动设计卷起创意千层”的美编周婷,有“坚毅如金,妙笔生花文字让你惊叹”的刘剑炜。我们不难发现,南风不竞“金木水火土”的五行设计、“龙生九子,一子鳌鱼”的典故都为这场营销大赛增添了别样的创意。

聊起去年7月时组队参赛的情景,队长俞乐和回想起说:“当时我的11级直系学妹徐聪容来告诉我这项比赛的消息,然后我和她一起组织,队员是我找的。作为中间联络人我就成了队长。我和吴学达是徐聪容的班主任助理,我们三个算是比较熟悉,周婷是和我一起去台湾交换认识的,现在是学校艺术团的骨干,刘剑炜曾是之前比赛的对手,也是非常棒的合作伙伴。”正是这场营销大赛,让他们五个人走到一起合作,为了一个遥远的机会,为了一个完美的团队,为了一份尽善尽美的方案,拼接未来。
【因为想赢,所以有压力】
南风不竞整个团队在备战南都杯营销精英大赛的这段时间,不得不谓是困难重重,可以说,五个人一起为了个比赛茶饭不思、夜不能寐、焦头烂额、心情暴躁、内分泌失调。
首先,因为地区的限制,南风不竞并不了解《南方都市报》的整体情况,对于南都的感情也只限于崇拜和向往它的成功。在众多来自广东省的兄弟队伍中,南风不竞这样一支队名另类且来自杭州的队伍显得压力更大。其次,团队的合作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暑假,怎样在不见面的假期里保持高度的头脑风暴和紧密联系呢?可以说南风不竞是一支依靠网络作战的队伍。他们在新媒体平台快速发展的今天,进入新的传播营销体系,擦出创意的火花,凝练智慧的结晶。
随后,队长俞乐和又坦言,“压力很大一部分其实是从我这施加出去的,我有时为了达到高要求,必须要我的队员超负荷的付出,所以觉得自己是个残忍的队长。但是压力也是动力,我们就是这么化解的,因为想赢,所以有压力。为了赢得比赛,所以必须顶住压力来比赛。”谈到比赛最大的困难,俞乐和表示:“害怕我们团队的营销方案不接地气,所谓不接地气是指我们对于南方都市报的了解实在是仅仅停留在现有资料的层面,它的发展它的历史绝非只言片语可以概括的,所以南都的转型绝非一个简单的策划就能解决的,只有和它一起成长的人才能真正的道出它的未来。”
在这般重重困难下,南风不竞团队仍能做到对南都全媒体有着深刻的分析和透彻的思考、对“微时代”的市场有着精准的分析。谈到这些,俞乐和向记者讲述了他们团队做的充足的前期工作。“在南方都市报上海广告部实习的时间里,我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看报纸。如果你坚持一天看8小时报纸,连续看7天,做到基本上把广告部里所有《南方都市报》看过一遍时,你就会发现自己对于南都这个集团的认识,会从一个理性到感性再到理性的升华。你会读出它的风格,它的特色,甚至它未来的想法。另外一个大的收获就是每周一的时候广告部的例会,他们会分享和讨论当下热议的话题,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去了解南都的一些‘脾气,性格’。同时我的队友更是在准备的过程中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分享参考。值得称道的是,我们队伍中有两人参与了南都集团的实习,徐聪容更是坚持了一个暑假,作为大二的她着实让我钦佩,在这个实习的过程中她给大家带来了最前线的一手资料,为我们的方案设计的主方向提供了保障。”
南风不竞团队备战南都杯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每位队员的挑战和磨砺。他们信任队长,信任自己,信任每个人坚持迎着困难走下去,一条道走到底。
【完美的现场展示来自精确到秒的排练】
“在广州的宾馆里72个小时没有见到太阳,活动范围没有下过电梯,所有吃饭睡觉洗澡都只围绕一件事,完善、精细方案。”或许,看到这段生活的描述,你会觉得惊奇,但是,南风不竞做到了!在2012年10月12日,南风不竞准备参加南都营销比赛的决赛现场展示环节前夕。队员们每天做的就是如何把几万字的策划案精简浓缩,在十分钟的有限时间里完美展示。由于面临的是最后一个出场的不利局面,所以要达到完美提案展示的过程,只能尽量保证每一个环节不出错,为此,南风不竞团队以精确到秒的规格进行严格地准备和演练。
作为最后一个出场的团队,南风不竞采用了别出心裁的方式吸引了全场人的目光。为了唤醒审美疲劳的各位评委,南风不竞团队首先播放了一个时长一分钟的视频,采用当时比较流行的一镜到底的拍摄,该视频以大气又不失幽默的方式介绍了团队的每个人。接着在展示的形式上,南风不竞团队并没有使用传统的PPT,而是使用了国外较为流行的prezi软件一种大量使用推拉摇移甩镜头运动的云端简报。在流程上他们模仿产品发布会的形式,用标准的新闻官发言人作为衔接各流程的掌控人。由于精确到秒的严格排练所以才会有最终精确到秒的完美展示。
成功经得起考验,完美耐得住磨砺,像虔诚的铁匠对古老公益的尊敬一般,耐心打磨,逐步完善,等待宝剑淬火开锋。
(先锋通讯社杭州 记者/赵雯卓 责编/张晓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