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08文化产业管理(2)班,骆艺
2011年2月10日洛杉矶时间晚8:00,飞机平稳的降落在了洛杉矶国际机场,我第一次体会到国际航班飞机的平稳,真的几乎一点受气流的颠簸都没有,经过下机,取行李,入境,安检等将近一个小时的等待后,我推着行李,自动门打开,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对于第一次出国的我来说激动万分。仿佛这里的一切色彩分辨率比中国要高,车来人往的川流不息,五彩多变的灯光照耀着这座城市魅力四射。这里是加州呀,四季阳光明媚的加州,随后借用了旁人的手机联系上接机的朋友,我就一脚踏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洛杉矶,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高速公路网络特别发达,车速特别快,快到我生平从未感受到这样的危险,当朋友开向高速公路,伴随着涡轮增压突然加速的引擎声,汽车好像要飞了出去,我急忙抓住扶手,慌张的说着:“能慢点吗?这里的人开车都好疯狂。”我朋友笑了笑说道:“加州有着全美国最发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加州的人开车也是美国最疯狂的,因为距离远,人们急于赶往一个地方,车速就普遍提高了很多。”也对,这里双向16车道完善的路政系统也为人们开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第一次看到,还是很震撼的。这也意味着这里的生活节奏很快吧,我心里默念着。
真正来到这座城市,才发现,只有洛杉矶的市中心充斥着高楼大厦,看上去繁华而国际,但是市中心实质不是一个城市最好的地方,downtown(市中心)意味着这里开发最早,高楼最多,居住环境却并不是最好的,这里应证了以前地理课学过的国内是农村人口转向城市,而国外却是城市人口转向农村的道理。居民集中在城市的外围,美国最高的人均车辆饱有辆决定了人们可以方便的驾车来往于各个地方。加州处于地震带,所以这里除了洛杉矶中心以外,几乎都是低矮的平房,建造精致的小别墅,也造就了美国人生活别致的感觉,他们喜欢在花园里种上各种植物,甚至装饰不同的灯光,饰品,让宠物可以尽情嬉戏,人文氛围十分和谐,充满博爱。
因为我是离开大部队,独自一人提前10天前往的,所以游玩了几天,到2月20日,和同学们集合后,真正开始我的交换生生涯了。我和大部分同学一样,住进了美国人家里,接待我的是一户非常热情的美国人,我亲切的叫家里的长辈爸爸妈妈,最开始有点难以启齿,但是逐渐的开始习惯,并且有了家的感觉,在这里,我有2个妹妹,1个弟弟,虽然他们都比我小,但是个头都比我大,这也是典型的美国人民吧,饮食质量过高的表现呵呵。我们生活的一直很融洽,每天早上,妈妈会送我和其他孩子一起上学,送去不同的学校;到了中午,我们在学校里吃家里妈妈为我们准备的中饭,每天都会变换一些食物,有时是美国菜,有时是墨西哥菜,有时是韩国菜,有时还会做中国菜哦,味道很棒;到了下午放学,爸爸一定会在停车场等着接我放学回家,晚上的晚餐可是美国人最讲究的,几乎每天都吃的非常丰盛,因为家人都是信奉基督教的,所以他们吃饭之前都会双手合十,闭眼祷告哦,然后边聊天,边进行愉快的晚餐。吃过晚饭,平日的我一般都是躲进房间做作业了,妹妹们也会经常拉上我一起看电视,看电影,听音乐或者聊天。赶上周末,他们也会大方的带我出去玩,有时去朋友家开party,有时去参加社区活动,有时去看电影,有时去钓鱼野餐,有时去打沙滩排球……写到这里,种种回忆涌上心头,还是很想念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让我能够深入体验美国人的生活,感受他们对于他们国家的热爱,感受他们对于海外留学生的热情与关爱,在这里,也和他们说一句谢谢。
初到美国的第一个月,我们按照要求统一进行了UCR extension组织的语言学习,帮助我们更快适应美国的学习方式,期间我们学习写作、口语、逻辑和查阅数据的方法。经过一个月的学习,我们统一进行了考试,通过考试的同学可以顺利的进入学分课程学习的环节,和在大学的其他美国学生一起上课。我很幸运,可以进入学分课程的学习。这里的大学生们有自己的专业,但是没有固定的班级,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从几百甚至上千门专业课里选择自己想要修读的课程,计算自己的学分,安排自己想要的学习进度,只要修满大学毕业所需的学分即可毕业了。不过一般大家都会在每个学期修均匀的学分课程,这样既不会太辛苦,也让自己有时间参加社团活动,拓展社交渠道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于是,每一节课,你都要和同样选择这门课的其他同学一起坐在一起上课,这种灵活自由的组合方式,会让喜欢交际和认识新朋友的同学提供很好的机会,但同时也会让那些羞于陌生人,不愿主动发言的同学一些困扰。
我一共选择了4门课程进行学习,分别是Market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市场和分配管理), Market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市场原则和实践), Electronic Marketing(电子商务营销), Digital photography: The Creative Advantage(数码摄影:创意的优势)。每门课程每周上一节课,每次课2个小时,其中Market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市场和分配管理)一周上三节课(周一,三,五),还有周五下午一节和TA(Teaching Assistan,助教)的讨论小课,每周还有很多作业和论文,期中期末都有课堂笔试:教授提前一周宣布考试的内容,共8到9题不等,同学们拿着题目回家作答,然后到考试的时候,教授会现场在教室里对考试题目进行抓阄,没有采用多么高级的随机函数,而是撕了几张小纸片,在每个小纸片上写1,2,3……然后揉成一个个小纸团,随意抓2到3个题目,老师现场决定考哪些题目,然后同学们在需要在45分钟时间内现场完成答题,最后交由各自的TA批改。
如上所说的考试一个学期2次,另外还要交3篇论文,分为3个阶段(step1,step2 and step 3),在每周五的讨论课上,TA会告知每个阶段论文的提交期限和所需要写的内容,第一阶段,我们需要寻找一家自己研究的公司,这家公司是必须真实存在的,如Apple(苹果公司),Google(谷歌公司),Amazon(亚马逊公司) and Walmat(沃尔玛),etc。我选择的是Amazon(美国最大的网上交易电子商务平台,好比国内的淘宝网),在第一阶段中,我需要写出我所研究的公司名称,业务内容,公司简介,公司的优势和弱势等一些基本内容。在第二阶段中,我需要对所选择的公司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4Ps(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译:产品,价格,渠道,沟通策略)分析,SWOT分析,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的分析,消费者市场的分析,公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自己对公司的建设性意见等等。第三阶段,我们需要选择另外一家或多家行业公司进行对比,细分整个消费市场的情况,作出未来目标市场的预测并分析,提供长期建议。一步一步深入拓展,在学期末上交最后的论文,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和信息,甚至询问业内人士,研究老师传授的学习方法,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够写出最后的论文。感觉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真的提高了,并且也让自己在亲身实践中真正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其实我觉得,在美国的课堂上,老师传授的知识很多都是很基础的,框架式的,重点是教学生如何运用知识到实际当中去,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觉得我们学校老师的教育方法也可以借鉴其中的经验,更好的挖掘学生自身潜力,动静结合的进行教育。
学习之余,平日的生活中我也走过了许多地方,到过旧金山美丽的港湾,去过硅谷谷歌总部蹭饭,享受洛杉矶的阳光沙滩,领略在纽约帝国大厦鸟瞰壮不夜城,在华盛顿纪念碑顶端俯瞰首都,穿过费城独立宣言颁布的教堂,游走波士顿自由之路……在Palm Springs安逸的享受西餐,在San Diego全美最古老的动物园里看长颈鹿慵懒的进食,在Santa Monica的海边看海鸥飞翔,在Santa Cruz的海湾骑马,在Pala Olta游访名校斯坦福……太多的记忆萦绕在脑海,挥之不去,那些温暖幸福的记忆都将永久的珍藏在心底,鼓舞着我奋勇向前。也由衷的感谢学校各级领导给予的支持,我会再接再厉。
出国交换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她让我们体会到中美文化教育的差异,让我们感受尖端教学的力量,当然,美国有好处,也有不足。我会想念家乡,想念中国菜,也会因为学习的压力头疼,有时也需要忍受寂寞,但是所有困难都会过去的,因为前方曙光明媚,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有快乐而又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