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人物

浙传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浙传人物 -> 正文

董飞:实践经验积累+张妈+最佳损友=成功就业

发布时间:2011-07-10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她是2011年浙江省十佳大学生候选人、浙江传媒学院优秀毕业生、公认的播音主持“一姐”,她是董飞。今年,作为毕业生的她,带着自信、学识以及大大小小的荣誉离开,她说她明白走出校门意味着什么。

“不求成功,但求成长”——传媒让我的心态变得平衡


  董飞形容自己在刚进大学时是一个“挺自卑”的人——专业成绩不如别人、主持经验也不算太丰富,但是她很快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找到了自信。刚入学不到一学年的她鼓足了勇气参加了浙江传媒学院第三届主持人大赛,在这次高手云集的盛宴上,她竟然出人意料的摘夺桂冠,同时还将“最佳口才奖”收入囊中。董飞对这次比赛记忆犹新,她说主持人大赛的成功其实是一种铺垫,重拾起了她的自信心。
  然而,两个月之后,她却从巅峰跌入了谷底,这一次她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在赛场上自信满满的她竟然与三等奖都无缘,而另外的两名队友则分获一二等奖,这样巨大的落差按照她说的自己最终“一无所获”。
  不过事后董飞却很感谢这次比赛,因为这次“失利”让她懂得了自己更适合做什么、需要做什么,也让她明白什么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两次比赛,两种心态,不同收获,这让董飞更加的成熟。随后,在她主持、参加的大大小小晚会节目中,已经能够看到这样一个董飞——主持前异常紧张、主持时妙语连珠并且热情洋溢、主持后急着问同伴“快告诉我这次主持有哪些不足?”
  大四上学期,是她大学“辉煌”的时刻,也是播音主持学院给即将毕业的学生针对性的推荐的时侯,专业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的她得到了学校重任——作为浙江省唯一一名解说员赴北京参与中央“关心下一代”解说工作,紧接着获得“海峡两岸主持人大赛”亚军,一个月之后又在“华东六省一市主持人大赛”上收获季军,不仅如此,她已经在杭州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里有了自己多期的实习节目。正当她在这些电视台犹豫不觉的时候,半路却杀出了湖南都市,而且毫不犹豫的和她签约,于是大四下半学期,当很多人都在困惑自己该何去何从、如何抉择的时候,她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栏目——以新闻为主的直播节目《夜夜都市》。尽管她无论是在演出还是在主持前都非常紧张(包括现在),但她始终靠着“不求成功,但求成长”的心态完成了一次次的“使命”。


传媒,我一定要感谢的人


  谈到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董飞说一定要感谢一个人,她的指导老师张晓燕。这个教她们《有声语言表达》课的老师“什么事都要管”,因此被她们亲切地称为“张妈”。张妈对董飞的关爱是无微不至的,在录制包装袋时,董飞还正在电视台录制节目,张妈一连打了好几通电话焦急地催促她回来,然后一起去华数公司。大四下半期,已经在湖南都市频道主持了几个月的董飞重新回到学校准备最后的毕业论文及答辩,她首先拜访了张妈,没想到张妈却在责备她“又变瘦了”,担心她在湖南过得不好。
  她还有一个叫马逸的“闺中密友”,在她的眼中这个密友可是她的“眼中钉”——她的最佳损友——最爱对她吹毛求疵、最爱将她打击得“体无完肤”。不过渐渐地,董飞惊喜的发现她在密友的压力之下自己的专业成长得如此之快,谈到这里她将双手合十真诚地感谢这个密友的帮助。
  对于她来说,大学意味着改变,而这种改变将会持续到老,而无论做什么改变都要“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她说很多时候事情并不会遂心如意,所以自己一直在践行着这句有点“自卑”的话,正因为这样她反而收获了不少意外惊喜。大学四年,她收获了成功、收获了感动,更重要的是她遇见了良师、交到了益友。“传媒其实是一个‘大熔炉’,经过专业教师、社会实践及大学生活的冶炼,能将一个又一个最初还懵懂的、少有专业技能的学生锻造成一批‘真材实料’”,董飞在采访的最后如是说。也许这也道出了所有毕业学子的共同心声!(文/薛忠宇)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