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设计艺术学院与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跨学科交叉融合课程研讨会在桐乡校区举行。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曹凌、高牧星,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朱丽峰以及两院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参加会议。本次会议聚焦“课程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培养”三大核心议题,围绕“艺术+管理”“设计+传播+技术”融合框架展开深入探讨,为两院跨学科合作注入新动力。
会上,朱丽峰首先介绍了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的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方案。她指出,学院的国家级一流专业文化产业管理、省级一流专业广告学和网络与新媒体,涵盖新闻传播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色。她表示,在多元化社会背景下,学生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市场需求。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注重跨学科融合课程建设,鼓励专业间相互借鉴,满足学生多元化能力诉求。
曹凌分享了设计艺术学院在跨学科课程建设方面的初步探索。她表示,设计艺术学院专业课程本身具有一定交叉性,如在品牌传播、广告创意、空间展示、时尚创意、短视频创作、视觉传播等多个领域有交叉融合。她认为,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在新媒体传播、营销策划、会展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双方学院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高牧星表示,学院近年交叉课程建设初具成效,未来可从三方面深化:一是技术赋能,在艺术课程嵌入CAD制图、虚拟设计及人机交互模块,强化文管生数字展陈能力。二是贯通本硕培养,依托新设设计专硕,将本科非遗数字化、新媒体传播升级为硕士阶段文化IP开发、智慧博物馆设计等产教项目。三是整合艺术策展、影像资源及央美虚拟实验室,联袂行业开发“策划-设计-运营”全流程实战工作坊,推动课程实践创新,培育复合型文创人才。
双方系主任和专业负责人围绕具体合作方式提出多项创新合作方案:一是合作开设交叉融合课程,两院各自开设一门课程并共同完成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同一学期内学习不同学科知识并融会贯通;二是短学期课程合作,利用短学期共同开设实践类课程,通过团队合作完成项目并获得学分;三是本硕一体化培养,依托设计艺术学院新设的设计专业硕士点,在视觉创意、非遗传播、文旅设计等领域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双方还探讨了硕士实践项目合作、企业项目和竞赛项目合作等。
在讨论过程中,双方就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入交流。双方认为,跨学科交叉融合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师资交流和资源共享,同时注重课程建设的实用性和创新性,以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和市场发展需求。
研讨会为两院深度合作擘画了清晰路径。设计艺术学院将以课程共建为起点,通过交叉融合课程、短学期实践项目、本硕联合培养等多元化模式,推动“艺术+管理”“技术+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未来,双方将成立专项工作组,细化课程对接方案,优化跨学院选课系统,并联合引入企业资源,打造产学研一体的实践平台,共绘两院跨学科育人新蓝图。
此次合作不仅是两院在教育教学上的创新突破,更是设计艺术学院在跨学科育人领域的进一步深入探索。学院将继续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为高等教育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