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央视春晚和往常一样在窗外的烟花爆竹声中落幕了,今年的春晚没有了“微信摇一摇”和“吱一吱”环节,大家不再埋头醉心于互动,反倒好好的看了一场春晚,同时也放大了观众对今年春晚的喜恶感受。“春晚槽点交流大会”成为了普罗大众逢年过节的后备节目,主角从艺人明星换成了游走于各大社交平台的键盘侠,点赞与吐槽都如潮水般涌来。
新科技燃亮春晚
春晚之所以能连续几十年霸屏与掌控人们的话语权,除其作为怀旧符号的象征意义外,对自身潜能的不断挖掘,也是其得以长留的原因。
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实现了电视大屏看春晚,手机小屏看直播,大屏带小屏,小屏联大屏,随时随地看春晚大联欢。

舞蹈《清风》
今年春晚的舞蹈《清风》是许多科技控此次春晚的心头之爱。162名舞者翩跹起舞,水晶球的光影随着手势与动作自然变化,让人仿佛置身于魔幻的仙境。这种效果的营造除了需要舞者精湛的技艺与默契的协作,其佩戴的智能手套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舞蹈《清风》
据了解,舞者所用的智能手套是一种嵌有英特尔Curie模块的LED发光板。这是一款纽扣大小、高度集成的硬件模块,内置低能耗蓝牙通信功能和运动传感器,能通过感应和识别运动轨迹来同步整体灯光的变化,可为包括手套、墨镜和跑步鞋在内的多种可穿戴设备提供小型化解决方案,小到让穿戴者丝毫感觉不到有电子模块的存在。春晚此次将英特尔Curie模块与古典唯美表演的跨界联袂搬上舞台,想法独特,尝试大胆,令人眼前一亮。

歌曲《满城烟花》
如果说毛阿敏与张杰在春晚对唱演绎的《满城烟花》带给人一种绵绵的暖意,那其背后的无人机编舞则为春晚注入了一股后工业时代强劲的动力与韧性——从一开始的20架无人机齐飞,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编队飞行动作,到最后与其它30架无人机汇合,完成表演。前沿科技的加盟,使原本平面的演唱一跃荣升为多维度的视觉饕餮。
“原本不打算看了,但听说此次春晚采用了VR直播和AR特效,还有智能手套、无人机!让我时隔七年再次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晚。”作为在春晚舞台上的处女秀,VR直播也抓住了一波发烧友的眼球。VR制作团队分别在演员入口、化妆间、演员过道等地方放置了全景摄像机,并实现了桂林、哈尔滨、上海多地VR全景视频的输入、录制与分发,可谓春晚史上的一大突破。VR直播形式,也给予观众不一样的感官体验。
颜值越高,责任越大

歌曲《美丽中国年》
今年春晚节目组为了兼顾90后、00后人群的口味,加大启用明星,请来“三小只”TFboys、欢乐颂“五美”、“国民闺女”关晓彤、王凯、陈伟霆、鹿晗、井柏然、张艺兴等一系列“颜值担当”来助阵。借用蔡明老师表演的小品《老伴》里一句台词“颜值越高,责任越大”能很好地概括——“颜值担当”同时也是“收视担当”。

相声剧《信任》
一如之前papi酱预言的一样,“奥运表情包”傅园慧现身春晚舞台,简单几句台词便引起观众阵阵喝彩,傅园慧的出现将春晚对合家欢风格的定位勾勒得更为清晰可闻。且不论他们表演的节目本身是否好看,琳琅满目的小鲜肉们用年轻出众有活力的样貌就已抢爆了眼球,而狂热的追星族们也顺道为春晚摇旗呐喊,赞赏节目组眼光的独到。

歌曲《爱你一万年》

歌曲《在此刻》
原来,春晚也努力在亲近年轻群体,费尽心思想让我们认为春晚并不是“老掉牙”的东西,而那些表示看完自己“老公”就够了的话语,不知道春晚听了会不会有一点心寒呢?
吃力走下神坛求创新

哈尔滨分会场

四川西昌分会场
西昌的“火”,哈尔滨的“冰”,桂林的“山水”,上海的“都市”,比起以往,东西南北中五个会场设置更具特色、更好地表现各地的风土人情,又如众星拱月,八方来聚,而不是仅仅让分会场成为中央春晚的衍生品;春晚还首次出现了少数民族小品,维族同胞首次亮相春晚,小品凸显民族团结:孙涛、闫学晶的《真情永驻》勇于突破,当着一家老小的面,触及“小姐”、“接盘”、“流产”等敏感词汇,一方面有对国家放开二胎政策的回应,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春晚在挣脱“神坛宝座”中的努力。
宏观的把控掩不住细节的尴尬
各种高科技的融入、舞台灯光与舞美的进一步追求和把控让春晚看起来越来越“高大上”,而作为过年必不可少的“年夜大餐”春晚承载着全国各地的百姓的热切关注,除了技术性的外包,观众对表演本身蕴涵的内涵,节目真正含金量更加有所要求。不少观众发现观看满心期待的语言类节目时竟笑不出来,或是打个哈欠之后对情节内涵印象含糊,那些直击人心、真正让人捧腹大笑,过后又让人回味无穷的精品越来越难得。

维吾尔族小品《天山情》
一个关于春晚小品的段子就写道:“很多南方人都怪今年的春晚小品笑点只有北方人才能看懂,南方人根本笑不出来。北方人表示很冤枉,因为——我们也笑不出来。”

小品《一个女婿半个儿》
纵观今年语言类节目差强人意,一些情节和笑点较生硬尴尬,一些节目抖的包袱里多是过时的段子。首次亮相的少数民族小品套路老旧,金牌团队开心麻花作品《一个女婿半个儿》仅靠沈腾演技支撑,不知为了掐时还是别的原因而进行了删减使戏剧结构不完整。而《真情永驻》中“大尺度”的尝试,也惹来了不少争议。《中国妇女报》评论道“其中的包袱建立在要么抖贬损女性的机灵,要么是在强调传统的性别秩序”、网上也出现了“小品过于强调男女分类将女性物化”、“塑造了一个思想愚昧的‘伟大’女人”等一些批评。与小品整体画风不一致的傅园慧也不能幸免,“一位以独具个性著称的运动员,好像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走进了装疯卖傻的死胡同。”

小品《真情永驻》

相声《姥说》
但仍有节目简单质朴如《姥说》,所说的都是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听到的话、遇到的情况,可在两位年轻人一唱一和地调侃下,让大家产生了共鸣,唤起了对老人的爱意,既有趣又温暖。所以当我们热衷于吐槽时,更应该看到的一面是,春晚在努力,努力在已经耳熟能详、无处不在却总被忽视的东西上创造新鲜感。想要不被厌倦、更有意思地传递给大家。尽管众口难调,他也在细致权衡着各方的需要,在繁琐的审查后努力保有笑点,为全国人民用心烹制。

歌舞《母亲是中华》

歌曲《难忘今宵》
春晚就像绕了一圈又送回自家的年货,像年夜饭桌上七大姑八大姨的连环炮问。你也许不喜欢,但它必须有,因为那是过年的一部分,已经难以割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