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要闻

浙传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浙传要闻 -> 正文

【先锋记者对话院长】专访文化创意学院院长徐凤兰

发布时间:2016-01-07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导语:浙江传媒学院作为一所涵盖众多院系,全方位发展的传媒类院校,众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每一个院系都有它们独特的发展之道。先锋通讯社对话各学院院长,带你走进每一个学院,了解关于它们的故事,揭秘每个学院的“办学秘籍”。


       2010年创立至今,从成立全国高校第五家以企业化方式经营的雷锋服务公司,到“创意月”、“爱生节”等品牌活动的推出,再到协助举办“第五届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文化创意学院始终能将手中的一副创意牌打得风生水起,无论在教学工作上还是实践活动上都做得有声有色,文创学院已经驶入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先锋人对话院长,专访文化创意学院院长徐凤兰,揭秘文创学院以“融合”为理念的“办学秘籍”。

“创意精英班是不同专业融合的桥梁”

       文创学院在发展之初,便确立了“融合”的理念,徐凤兰说。文化创意学院在学科专业方面覆盖全,既有管理方向的公共关系专业,也有艺术类媒体创意专业,还有新闻传播类的网络与新媒体与广告专业。在这样的学科背景之下,文创以传播为核心,强调管理与传播交叉,艺术与传播的融合。创意精英班的存在,便是学院为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所做的一个尝试。

(“爱生节”活动)

       创意精英班最大的特点便是选拔不同专业的人组成一个班级,将课堂教育与工作室单独培训充分结合,融合集中授课、沙龙、竞赛指导、户外拓展及团队训练、企业考察和社会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同时组建创意精英班数据库,把不同专业特长和技能的学生整理成库,每个项目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可以自由组合项目组成员。这样,就让有更多专业特长和技能的同学得到锻炼的机会,并为精英班开设“大师工作坊”,吸引业界精英和大师们的一些实践项目,并将选拔出来的学生带入自己的项目短期实习之中。

       徐凤兰告诉我们,在精英班成立三年的时间中,已经有学生深度参与了中国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展会设计布置、杭州电视台《青春门5号》栏目策划等10余个社会实践项目,这不仅是对学生的鼓励,更是对“融合”这一理念的鉴定。

(“爱生节”活动)

“多元化的融合,在实践中学习”

       文化创意学院的活动一直都以创意和创新夺人眼球,每年的四到五月份,就会安排一年一度的“创意月”活动。创意月那些充满创意的活动环节设置以及细节安排,包括创意作品征集等,都由学生完成。同时学院组建由业界专业人士组成的强大讲师团,开设创意大讲堂。谈到学院活动的策划和举办,徐凤兰说,学院所有活动都是由专业体系贯穿的,每一次活动的成功举办,都离不开学生的辛勤付出。

       政治思想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公益广告国际研讨会的召开和中英公益传播创新中心的成立,很好地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结合在了一起。与此同时,道德讲堂成立,让学生在接受道德教育的同时成为道德教育创新的设计者和传播者。作为文化创意学院的一个品牌项目,“雷锋服务公司”每一次策划的活动,也在不断地传递着公益的理念。“我们扛着公益的旗子,就要让公益深入人心”,徐凤兰说。

       徐凤兰还告诉我们,“创客空间”就要在文创挂牌,而这个就是学校内外之间的融合的体现。比如浙大管理的“时代强音”,也是这一次争取的对象。这一次挂牌,就是希望能把拥有良好口碑的工作室牵引到学校,为学校的师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及创业平台

(“创意月”活动)

(“雷锋侠”形象)

“团队的热情和激情,使融合成为可能”

       文创的老师都在自发地探索,力求在不同的课程之间寻找融合的桥梁,完成课程间的教学互动。比如媒体创意实务课程最后的成果是学生按小组完成一档电视栏目或者电子杂志的策划实施方案,而广告策划与创意课程的成果就是这一小组所策划的电视或者杂志的如何推广宣传的策划书,不同的课程之间因为围绕同一议题而形成了闭合圈,从而让学生懂得了学习内容的实际意义与价值。

       在教学方面,文创学院注重课堂内外和师生之间关联度的融合。徐凤兰认为,这一种融合,离不开学院内部各位教师的努力和奉献。不计报酬主动为有兴趣的学生开设考研辅导培训班,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带小组学生去看展,面对专业课程没有足够师资的困境,有些老师每周坐高铁往返授课,还有些老师坚持带病工作。徐凤兰说,这些老师带给了她太多的感动。他们就这样默默付出着,不求回报。

       “学院年轻老师不计报酬,把学院当家,愿意和学生打成一片,他们这种热情洋溢的状态反过来会不断给我注入能量,带给我工作的热情。规章制度只能衡量正常的工作状态,而真正优秀的教师是用热爱用心在付出的,这很难用尺子衡量”。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创学院始终贯彻着“三育人”的教学方针;雷锋服务公司、爱生节、创业精英班,文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以师为本,行政减负,文创学院切身处地为老师考虑,减少他们的行政负担,为老师们提供更多时间用于教育教学工作。“课堂内多以主动代替被动,课堂外打破专业小圈子,思维上力求摆脱一根筋,行动上要执着才有戏”。这是徐凤兰的肺腑之言,也是文化创意学院的育人方针。文化创意学院,一个仅仅成立五年的新兴学院,以“融合”理念为指导,从师生的成长发展出发,相信在治学、育人的道路上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时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同志与我校雷锋服务公司总经理光泽仙子亲切握手)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