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要闻

浙传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浙传要闻 -> 正文

“中国广播创新样本——温岭1036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发布时间:2013-12-31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12月28日上午,“中国广播创新样本——温岭1036研讨会”在我校演播楼22楼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浙江省广播电视学会、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基地、浙江广播电视研究院主办,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所承办,其目的是对县级广播发展的“温岭模式”进行研究,力争开创中国广播的创新模式。省广播电视学会常务副会长胡瑞庭、省广电学会会长助理巫金龙、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宣传管理处处长林勇毅,我校党委副书记王文科,温岭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莫文广、温岭1036总策划朱永红,全国各县市台负责人及我校相关专家学者参加。会议由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芹主持。

  在我校科研处副处长朱旭光致欢迎辞后,胡瑞庭作了讲话。他说,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温岭电台FM103.6以“贴地飞行”的办台理念,迅速打造了一个当地的主流传媒形象,成为温岭人最喜爱的媒体,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是对电台的“温岭模式”研讨的重要契机,对促进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随后,莫文广针对1036的发展历程,向与会嘉宾做了详细的介绍。他说,温岭广播电台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大胆借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向北京环球七福广告公司实行外包的成功做法,引进原调频广播王牌主持人凡音重组团队,自2012年2月8日起进行了以“借助汽车大平台、开创广播新时代”为目标的改革创新,迅速打造了一个当地的主流传媒形象,成为温岭人最熟识、喜爱的媒体,并成功的获得了政府、听众、市场的高度认可。

  结合温岭电台的发展,我校实验电视台总编徐洲赤、管理学院院长陈兵、文化创意学院副院长史征,新闻与传播学院胡立德教授、刘茂华副教授、曾海芳副教授、周玉兰副教授、文化创意学院张玮玮副教授、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孙璐老师、12级研究生唐佳丽、13级研究生杨苗等11人分别作了主题发言。他们根据实地调查采访,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对温岭1036创新模式各抒己见,作了深入剖析。

  下午的研讨会在温岭1036总策划朱永红(凡音)精彩的发言中拉开帷幕。他以“贴地飞行”、“车载广播”和“市场化运作”三个关键词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温岭FM103.6创新的过程、方法及改革中遇到的困难等。他说,贴地性是新媒体的软肋,而这个软肋恰恰给了县市级广播巨大的发展与生存空间。在“贴地飞行”理念引导下,团队围绕频率定位、人力资源、节目流、活动和广告经营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全面的革新。此外,他还详细介绍了团队对电台传统经营模式进行了颠覆与创新的举措,体现在1036着力打造纯绿色广告带,实现2012全年垃圾广告播出时间为0秒的飞跃等。

  在“市场化运作”上,凡音提出,整个温岭1036团队总共12人,颠覆了传统电台“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组织结构,全力打造全能精英团队,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播出效率。此外,市场化运作下的温岭1036不但在传统业务的开拓上取得不错的业绩,同时还加大了在新媒体上的投入与建设。如温岭1036投资近百万元开发了“掌上温岭”APP,是目前国内唯一为县市级广播新模式量身定做的一款专用工具。在‘掌上温岭’里,普通听友与主播之间、车友之间可以自由无障碍地交流,同时,全市所有的大小店家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申请成为注册商户,给温岭这个城市的三产带来全新的消费模式。

  自由交流环节,各台长们踊跃发言,将温岭1036创新模式与自己所在电视台的现状相结合,针对该模式的种种细节与1036团队人员进行了提问与深入交流。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