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锁,这一篇张爱玲的短片小说描述了封锁期间一个电车上的人物的各种各样的心态,为我们显现了一个微型的社会。
吕宗桢是一个华贸银行的会计师,吴翠远是申光大学的英文教师,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在各自的家庭中,甚至在社会上都扮演着一个很好的角色。但是他们的内心却很寂寞,孤独,和疲惫,在他们的内心,都渴望有一个人能了解他们,因此他们在“封锁”这段时间里“恋爱”了。
张爱玲在文章的开端写到“开电车的人开电车,在大太阳底下,电车像是两条光莹莹的曲蟮,抽长了,又缩短了,抽长了,又缩短了。没有完,没有完。可是开电车的人并不发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却又蕴含深意,让人读出了生活中的枯燥和无聊,也许正是这样,面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的两个主人公才会在一段无聊的封锁中,谈一场没有结局的恋爱。
人们在封锁的世界里有了很多多余的时间,他们可以静心下来思考,尽管思想是件痛苦的事。吴翠远对平时平凡的事物有了很多更深的思考,可以体会到真的事物,而不只是自己所讨厌的如家人所认为的好的失误,她能体会到真的事物,当然也包括吕宗桢这样一个真的人。他们的偶然相遇虽然短暂,但与现实相比较这就像是电影中回响着优美对的音乐,朦胧美好的画面的一般,像是一场耐人寻味的美梦,他们的恋爱虽然不是轰轰烈烈的爱情,但是心中那一份单纯的激动却同样让人刻骨铭心。在短暂的封锁世界里,他们无所不谈,吕宗桢感受到了在其老婆身上感受不到的同情与温暖,而翠远则感受到了她所追求的“真”。但美梦终究仍是梦,时间到了,就应该醒了。
“封锁了。摇铃了。‘叮玲玲玲玲玲’,每一个‘玲’字是冷冷的一小点,一点一点连成了一条虚线,切断了时间与空间。”封锁解除后,“封锁期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一切又回到了原点,生活依旧。正如翠远通过车窗看到的景象一样,在她的世界里,它们只在她生命中出现了一瞬便匆匆逝去了。而吕宗桢仍旧回到家中吃着晚餐,即使不快乐又如何,生活还是得过下去。只是,那“七五三六九”,那温柔的声音在他的生命中一定会有着属于翠远的一部分,正如翠远所希望的那“谁也不希罕的一部分”吧!
在封锁世界里的这场远离硝烟的美梦里,我看到了人们所渴望的善良与纯真,只是,为什么这人与生俱来的品格要在“非现实”中才能看得到呢?为什么明明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却要像美梦一般,过后当做从未发生过呢?这里面,充满了无奈与悲哀。匆忙的人生之中,我们总是找不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即时找到了也因为害怕改变而拒绝改变,整个上海打了个盹做了个不近情理的梦,也许我们的人生也会走向这一步,成为自己小时候不想成为的人,多么可悲。
文章作者:15信管2班 苏雅婷 编辑者:黄田心 王楠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