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浙传

文化浙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浙传 -> 正文

空灵浙大——大隐于市的室外桃园

发布时间:2014-12-22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看完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之后的一个意外收获,就是认识了杭州一个幽静古朴的好去处——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当下特别神往,终于在一个星期六踏上了去往浙大之江的“征途”。

       乘地铁从文泽路出发,到武林广场下车后换乘318路公交车,总共两个小时的车程,在一条两旁绿林环绕的盘山大道下了车。

       浙江大学之江校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江大学旧址”,曾荣获世界近代学府建筑完整保护建筑第二名。这里有保存相当完整的近代大学建筑群,留有古罗马建筑痕迹,相当考究。其前身为建于1897年的育英书院,又名“督学堂’,系由美国教会南北派创建的教会学校。原是培养传教士,以文科为主,后发展了理科,亦是中国的十三所基督教大学之一。现在的之江校区主要为远程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学生,还有一座国际著名的生物研究所。

       仿佛穿梭时空,来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校园。班驳的青石板路,以一道最温柔的坡度蜿蜒而上,两旁是遮日的参天古树,没有其它大学大门的豪华气派,只一块五米多长、刻着“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八个字的大石告诉我们:“浙大到了!”循林间沿坡而上,入目的是一棵树龄已经超过两百年的大香樟,蓬勃的向上伸展着,展现着浙大的积极向上的生命力和百年老校的悠久历史。再向上爬,著名的红砖钟楼终于缓缓摘下了她神秘的面纱,这是教会学校的标志,使得浙大总是弥漫着一种浓厚的虔诚感。拾级而上,穿过钟楼,一条十字小路引我们来到一座颇具西式风格的庭院,我突然忆起电影《唐山大地震》中张静初扮演的方登就是在这里第一次遇到了陆毅饰演的杨志。不由得多看了两眼,发现这里有许多猫咪,有慵懒地打着瞌睡的,也有淘气活泼卖萌耍宝的,且都不怕生人,可爱至极,带给我一种重归自然的轻松。

       学校有二十几栋老楼,包括西式花园、主楼慎思堂、图书馆等十余幢以红色为主色调的教学建筑,以及隐蔽于山林中的十余幢各色别墅。那些别墅造型及材料各异,有砖木的,有石砌的,有带铁艺栏杆的,有带回转门廊的……不过大多数上了锁,一副只准远观不能亵玩的高冷姿态。教学楼是由当年的教堂——都克堂改建,散发着一种年代久远的古典欧洲气质,学生宿舍是由当年的教授们居住的小别墅改造而成,地处最高点的一座小别墅——上红房,据说当年就是著名的司徒雷登在杭州的住所。

       校舍过去,穿山入林,有一汪碧水和一座桥,称为“情人谷”和“情人桥”。据说,“情人桥”是司徒雷登的弟弟司徒华林(之江大学第三任校长)决定修建的。那桥下从前涧泉幽咽,蓄成了一汪碧水,周边林木疯长,杂花生树,景致幽美。当年这座桥是学生们约会胜地,故得“情人桥”之名。桥下的泉水因其碧绿通透被称作“翡翠湖”,仿佛给山中的校园戴上了一串绿宝石项链,在这炎热的夏日竟透着丝丝凉意。

       浙江大学之江校区背依月轮山六和塔西侧的秦望山,面朝恢弘大气的钱塘江,山水相望,得天独厚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概也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堂。无论你多么的刁钻挑剔,你都能在这里找到历史旧迹的剪影,带着些许空灵的气息,用她独特的魅力吸引你、征服你。徒步走过一栋一栋古朴的建筑,品读着每一栋楼属于自己的故事,岁月洗尽铅华,留下的是一片古老静谧的求学净土,无数浙大学子前来这里追逐梦想,一遍又一遍的诠释着“务求实学,存是去非”的口号。我想:这样的浙大才是它人才济济、群雄迭起的重要原因吧!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