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阳光普照的早晨,拉开窗帘,混沌的思绪顿时被一阵绿色的清风唤醒。昨天还是被雨水打湿的灰暗的阳台,今天却已被铺上了一层金灿灿的阳光,空气里弥漫着氤氲的芬芳。往右瞧去,阳台的一角,紫红色的风信子已经含苞待放,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清晨,对着一米阳光露出跃跃欲试的俏皮表情。

那是上个周末在逾桥一角的花木地摊上邂逅的生机。
来到浙传有半期的时间,却从未发现有这么一处卖盆栽的小领域。土砖灰瓦的建筑,荒芜人烟的郊区,周围的一切都让我们觉得与绿色无缘,而3月天满是细雨绵绵,间或有滂沱大雨,打湿路面,加重着这灰色的格调。天空偶尔的放晴给了我们眼前一亮的快感,于是,在那个周末,我和舍友结伴,从车库里推出了积灰许久的自行车,准备出门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发生些什么有趣的事情。我们看见了彩虹大门的缤纷亮丽,路过了思镜湖畔的波光粼粼,在院与院之间穿梭不停,聆听风与风碰撞的声音,带来一种在森林里游乐嬉戏的幻觉。在传媒桥的路口,我们下了车,准备推着自行车,开始毫无目的的漫游。
也不知走了多少路,我们来到一个分叉路口,一边摆了满满一地的盆栽植物,小小个的,晴天娃娃似的给人以凉风袭人般的清凉。老板是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在一旁耐心地为路过的顾客解释着花木种植的技巧。一眼扫过,可以看到仙人掌,虎皮兰,芦荟,景田,平安树,吊兰等大大小小的盆栽,顺成一个绿色的弧度,格外地养眼。虽然我不太精通盆栽种植,但还是有所了解,因为这实在是一种极好的生活方式,纵观古代贤人雅士,大半都有着一种怜植情怀,我觉得这种悠然健康的氛围与他们得天独厚的高大上气质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来了兴趣,便在路边停放好车辆,询问起这里的花种。低头俯身观察一颗小仙人球,发现它头皮上有小半圈的黄晕,兴许是前一阵气候还比较寒冷,疾风凛冽,伤害了它脆弱的表皮,而显得有一丝枯萎。不过这掩盖不了它硕实健壮的身躯,放在阳光底下显得尤为朝气。老板说,这个仙人球啊,可以防辐射,很适合我们学生放在宿舍里,既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一种自然的装饰,也是我们健康的保险书,何乐而不为呢?再看朋友手上的一株风信子花苞,她种植在一个透明的长颈托瓶里,长长的根丝坠在水中,根根分明,晶莹剔透的瓶子在阳光下闪着白光,给风信子花苞增添了一丝异乎寻常的美。据说风信子喜阳耐寒,3月开花,6月枯萎,一生只有一次花期,美妙却短暂。可它实在太美了,我和小伙伴们忍不住买了一株,放在了宿舍的阳台上。于是,在这一天,她成为了我们的舍友,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第一时间为我们绽放她的美丽。每天,她都要饮用小半瓶水,生长速度超乎了我们的想象。记得第一天,她还沉睡在洋葱似的根掌里,现在那一大片的紫色已完全展现在眼前。每次看到那一团鲜艳,心情都会大好,烦恼也抛到了九霄云外。莫非,这就是芝兰之士陶冶情操的最真感受?有了这团生机,生活才有了最初的原动力。

信子葬心,其话语为:悲伤的爱情,永远的怀念。但是,我在桐乡看到的风信子,却不像花谱里所描绘的那般悲伤。信子执念,有风的地方就会有希望。生活需要阳光。这是我看到的风信子,我所理解的花木风情,也是我们在这个年纪最应该遇到的生活风景。
文章作者:先锋通讯社桐乡 袁子嵋 图片作者:图/袁子嵋 编辑者:谢薇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