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浙传

文化浙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浙传 -> 正文

从《奇葩说》看网络平台呈现的自制综艺

发布时间:2015-01-04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网民群体的不断扩大,自制综艺节目越来越受到视频网站的重视。优酷、爱奇艺、搜狐等主流视频网站为了寻求新的发展,纷纷推出自制综艺节目,以形成视频网站品牌差异化。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不仅成为视频网站内部竞相争夺受众资源的砝码,也正在成为视频网站营销策略的“核弹头”。
传统的电视业界正承受着来自新媒体的压力,电视综艺的观众基础也不可避免地被互联网“挖了墙角”。据统计,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达5.27亿,潜在网民基本全部转化。互联网终端成为了传媒界“逐鹿”的“新中原”。在这样的受众基础上,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方兴未艾。
“爱奇艺”最近推出的《奇葩说》一月内播放量破6000万,在百度搜索指数中的热度直逼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成为了网络综艺的一大亮点。

从《奇葩说》节目本身的特点谈起,它是爱奇艺打造的中国首档说话达人秀,旨在寻找华人华语世界中,观点独特、口才出众的“最会说话的人”。节目由马东主持,高晓松和蔡康永担任团长,主角则是一大波“奇葩分子”,用“奇葩”的方式,传递“奇葩”的观点。《奇葩说》是观点与思想的激烈碰撞,是口才与实力的比拼,更是高情商与高智商的较量,比的是“谁更愿意听你说话”。节目组走访各地挖掘语言奇葩,选手激发出情商与智商的巅峰去跟陌生人聊天,选手对抗,甚至

对战高晓松蔡康永……奇葩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证明自己说话大众最愿听!
比之于《今晚80后脱口秀》,《壹周立波秀》等电视综艺真人脱口秀节目,《奇葩说》有了极大的创新。传统电视语言真人秀大多采用一个脱口秀表演者结合时事热点讲述搞笑段子,观众倾听的方式,而《奇葩说》则是从民间找寻脱口秀高人,以竞赛形式展现语言脱口秀魅力,给了节目极大的空间和可看性。节目依托网络平台的发展,也跳脱了电视媒体在时空上的束缚和局限,拥有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影响力。
网络平台受众更加年轻化,对新潮事物更加推崇,视频网站的节目制作水平和观众粘性也越来越高。网络能够为综艺节目提供一个更加宽广的展现平台,所以像《奇葩说》这样的网络自制综艺走红也在意料之中。
那么问题来了。随着网络自制综艺的引爆,电视综艺制作团队对核心制作资源的争夺会更加激烈,电视综艺固定的受众群体、地方政府的支持、都让网络自制综艺的推进阻力重重。网络综艺要想异军突起,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及更大的资源倾斜,而这都是当下十分现实的问题,尤其对于中小规模的网站来说,像《奇葩说》那样的投入可谓“天文数字”。有消息称,目前《奇葩说》的投资金额达数千万元,仅邀请蔡康永加盟就花费了较高佣金。由于节目还在制作过程中,为了吸引观众,每期都会花费重金邀请明星加盟,投入的资金也在不断增加。
此外,网络自制综艺需要进一步的调整。网络和电视台管理尺度存在较大差别,网络自制综艺的自审自查机制值得商榷。另外,节目所传达的价值观,对观众网友的引导,也是衡量其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奇葩说》所带来的传播效益,的确给不少网络媒体的发展提供新的参考模式。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网络自制综艺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既要吸收传统优秀节目的制作经验,也要在审时度势中突破创新,不断发掘人才的潜力。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