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浙传

文化浙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浙传 -> 正文

管窥全息技术:限制视界的将只有想象力

发布时间:2015-03-24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你走在月球上,漆黑的深空,刺眼的反光,四顾无人,举目苍凉,除了你粗重的呼吸和身后的脚印,这里再也没有人类的痕迹,你是人类中最孤独的旅人。
   然后下一秒,你按下了全息设备的关闭按钮,重回你离月球35.7万千米的卧室,结束了你在“全息影像”中的旅行。没错,在全息技术的帮助下,人人都可以体验一把阿姆斯特朗的登月之旅。这看似只是按下了全息设备上的一个小按钮而已,而实际上,这一按钮启动的体验场景将开启传媒业界的核聚变。
全息浪潮
   全息技术在科幻作品中很是常见,比如《钢铁侠》中在空气中浮现的显示屏,《阿凡达》中立体呈现的地貌图等等。
它通过复杂的光学原理应用和计算机技术将立体虚拟影像凭空呈现在现实空间中,仿佛隔空取物、无中生有一般,它甚至可以呈现出打破自然规律的场景,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和震撼感。
   在现实中,传统的全息技术已经在传媒界得到应用。春晚上李宇春梦幻般的《蜀绣》,周杰伦演唱会中邓丽君的真人全息影像,虚拟偶像初音未来的“现场献唱”,都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而意识到它的潜力后,科技界的巨头们早已在全息技术上开始“逐鹿中原”。
   谷歌的Google Glass能将信息界面投影到人们眼前,让人感到眼前凌空出现了信息屏幕,充满未来感。
   而Setsolution设计公司展示的iphone7概念机则融入了裸眼3D技术,用户可直接在全息投影上凌空操作,结合苹果公司新申请的“互动三维显示系统”的专利,这一概念很可能变为现实。

   而微软的Hololens增强现实眼镜更是引起了人们的惊呼,只要戴上它,通过它内部的图像处理和独特的镜片显示技术,你就可以打破虚拟和现实的边界,将三维影像直接融合到你所见的现实景象中,其先进的动作捕捉系统将使你能够与虚拟场景交互。
   小黄人可以在你的桌上起舞,并在你伸手去抓时惊叫、躲避,而设计师在空气中挥舞双手就可以塑造产品模型,老师可以跨越千里手把手的教导学生进行试验……
   而这些,仅仅是全息技术的冰山一角。
现实2.0
   北京时间3月16日,美国虚拟现实眼罩开发商Oculus VR高管表示,大型多人在线体验将会进入虚拟现实世界。而有关于此的舆论自从去年Facebook斥资20亿美元收购Oculus VR——美国知名虚拟现实眼罩开发商后,便层出不穷。
   这意味着我们在社交网络上与好友交流的方式将不再只是发图、点赞、评论。只要一起戴上全息眼镜,你与好友就可以跨越时空,运用全息影像强大的表现能力进行各种互动。
   你可以组织一个线上同城Party,结识各路友人,甚至一同在珠穆朗玛展开一次虚拟旅行,或者去二战战场拯救一次世界。
   这些全息技术在未来将再一次引爆信息革命。
   将来,可能每个人都会戴着一副小巧而科幻的虚拟眼镜,有了它,你不仅能获取更多的信息——挥动手指,眼前商品的信息、评价和介绍视频就会浮现在你面前,而且还能帮助你在现实中更好地交互——点开即时翻译软件,看到的、听到的的外语信息就会自动翻译成母语,出国不再有语言关……
   而这一切就是全息技术下虚拟与现实跨界的产物——“现实2.0”。
传媒新“蓝海”
   在全息技术丰富的功能背后,是传媒业无限的商机。
   以上文提到的Oculus Rift虚拟眼罩为代表的虚拟现实技术与以Hololens为代表的增强现实技术是全息技术近年来的发展热点。它们打开了人机交互的新天地,创造了沉浸式媒体的新平台,而媒体新平台的搭建——正如报纸、电视、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发明,往往会创造一个新的媒体行业。
   在“现实2.0”的背景之下,新的媒体产品——全息媒体,将出现缺口。立体的展现形式,更丰富的发挥维度,沉浸式的受众体验,这一切都是传统媒体,甚至是当下所谓“新媒体”所难以获得的优势。因此,一批懂技术,而且富有想象力的传媒人才将成为未来创造全息内容的主力。
   让我们畅游传媒新“蓝海”想象全息平台将搭载怎样的传媒产品:
   因为能够身临其境,我们可以创作出具有360度的自由视野,以观众为主角的第一视角电影作品;
   我们可以通过全息记录新闻现场,让观众可以在各国突发事件的现场四处走动,体会现场的情景;
   我们可以模拟深海、沙漠、密林、草原的环境,让观众真正地身处“动物世界”;
   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个全息导游,只要使用者接近名胜景点,它就会生动地介绍它们的故事;
   我们可以设计出模拟伴侣,让单身男女锻炼婚恋技能;
   全息平台甚至能成为升级版的自媒体,由受众自身使用开源软件打造自己的虚拟世界,并与他人分享……


   简而言之,在全息技术普及的未来,限制人类视界的,将只剩人类的想象力。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