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烦了传统授课模式?想尝试新兴网络在线平台教学?
想蹭蹭其他领域的课程、一睹名校名师课堂风采?
这些,网络公开课统统可以为你带来!
互联网+形势下,大规模的网络公开课纷至沓来,以MOOC学院、网易公开课等品牌为代表的网络教学平台活跃在我们生活当中。大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渠道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校园传统课堂上,他们更多地通过互联网、电视栏目等投己所好、学己所需。“慕课”时代,相较于传统课堂,你更亲睐哪种授课模式?
MOOC——你的移动课堂
MOOC,英文全称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慕课”是“MOOC”的音译词。顾名思义,MOOC是建立在网络上的、大规模的、开放式的教学组织模式,它通过整合多种数字化资源,利用各类社交平台,已然生产出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近两年,MOOC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起来,越来越多世界名校加入了这一声势浩大的队伍。2014年5月8日,“中国大学MOOC”在北京成立,清华、北大、复旦等多所知名学府加入其中。MOOC带来了全球范围的优质资源和较低的学习门槛,昔日挤破头的名校课程如今只要鼠标左键便呈现在眼前,这使得MOOC课程的申请人数不断攀升。
中国大学“加盟”MOOC平台,除了以开放的姿态去面对新的教育模式以外,更重要的是能在与全球名校“同台竞技”的过程中取长补短,思考更受学生欢迎的MOOC背后,传统课堂教育模式有哪些亟待创新和突破的地方。
和传统课堂相比,MOOC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首先,它操作方便,灵活易行,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拥有电脑和网络,不出国门、家门,便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数字化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信息的获取渠道越来越多,人们的时间更加碎片化,有时很难专心地腾出一段固定时间进行学习,MOOC恰好可以把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进行授课。而传统课堂的授课时间、地点较为固定,缺乏灵活性,课程的质量也受到地方教育水平的限制而难以保证,这一点是难以与MOOC相抗衡的。其次,MOOC课程的主题突出,互动性强。它拥有一套完整的教学系统,除了播放视频,它还可以让人们进行小组合作、同行评审,也有定期的随堂测验和考试。在MOOC学院,学生们不是单向地自我学习,他们能得到相应的呼应和反馈。当然,受众面广、价格低廉的优势自然也是MOOC“俘获”了众多在校大学生芳心的原因之一。
互联网+课堂
如今,还有很多与MOOC类似又各有特色的新型课堂模式。
区别于以分享在校课程教育为主的MOOC,TED以其乐于分享、侧重创意的形式逐渐深得人心。这是一个非营利机构,每年3月,TED大会会在北美召集众多科学、设计、文学、音乐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分享他们关于技术、社会、人的思考和探索。Technology(科技)、Entertainment(娱乐)、Design(设计)既是TED的“扩展名”,也是塑造着人类未来的三个广泛领域。TED演讲的内容可能是社会学家研究社会心态的成果,也可能是科学家潜心研究的深奥理论。在TED上观看视频,人们往往被时代的进步所震撼,往往被演讲者的奇思妙想所打动。
近年来,新浪和网易也纷纷建立了公开课平台,这些平台的火爆程度并不亚于TED。除了提供国内各大名校的精品课程,它们还引进了国外名校名师的优质课程,相比于TED注重分享、交流的特点,新浪、网易公开课平台显得更有传统教学风采。TED更像是一场场创意思维的卧谈会,而国内公开课的内容就显得严谨、完整一些。
和TED一样,新浪公开课、网易公开课这两个国内的公开课平台同样秉持着非营利原则,而致力于加深知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不必担忧获取不到信息,而将担忧获取不到有价值的信息,这时候,选择一个优秀的信息传播渠道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新型课堂便抓住了机遇,填补了人们渴望获取信息的空缺。而区别于传统课堂“给出”的教育方式,这些有趣、深刻的内容重在“启发”,有利于学生们摆脱“山寨”思维,无形中培养了有创意的人,而不是课本知识的搬运工。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课堂”模式下,各种新兴网络公开课平台侧重点的不同,也满足了不同专业领域学习者所需。例如,慕课网是国内最大的IT技能学习平台,其广告语为“程序员的梦工厂”;沪江网校主打多语种学习课程,这一平台也逐渐成为小语种网校课程中的领军性网站;而网易公开课涵盖的知识领域则比较广,除了推出“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的大量课程外,还集合了各大公开课平台的优质课程,有来自哈佛大学等世界级名校的公开课,也有可汗学院、TED等教育性组织的精彩视频,内容涵盖人文、社会、艺术、科学、金融等领域。
新兴与老派碰撞,你为谁转身?
来自浙江传媒学院计算机专业的一位同学告诉记者:“我们的课堂被分为了两个部分,前一部分重理论,后一部分重实际操作。可因为传统课堂的时间有限,这两部分被分得太开,我们很容易‘空想概念’,造成概念掌握得很透彻,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无从下手的状况。”而对网络课堂,他也有自己的看法:“网络课堂虽然每时每刻都能观看,但是一旦有了问题,我们只能记录下来却不能及时提问,这很容易造成问题的挤压。”
的确,虽然传统课堂仍存在教育资源不均、学生参与度低、课堂积极性不高等方面的问题,可传统教育“即时反馈”的优势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所无法替代的,而和同学们一起生活学习的切实经历、思考和探讨的过程、和谐融洽的校园人际关系其实都是目前的新型课堂还无法带来的。
央视《新闻调查》中曾说:“慕课到底是什么?了解慕课或许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真正上一门慕课课程,毕竟站在岸上,我们永远无法去体会游泳者的感受。”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网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让学习者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优质课程。但不论互联网怎样发展,像MOOC这样的新型课堂模式仍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学。
目前,基于我国应试与文凭导向的教育模式,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当中的不在多数,而倘若传统教育能以新型课堂模式作为借鉴而改革发展起来,将两者交汇融合,将会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文章作者:先锋通讯社记者 郑晓璇 姜东彬 郑悦怡 黎若灵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