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浙传

文化浙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浙传 -> 正文

慕容引刀的漫画人生 新书讲座

发布时间:2014-12-23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2014年12月21日,中国“心灵动漫”领军人物、创作了“中国史努比”刀刀狗的 “刀爸”——慕容引刀做客浙传,用他笔下那只“刀刀狗”的喃喃自语与大家一起分享生活中有关爱情、事业、梦想、智慧的那些事儿。

“我总要变成自己才对”

       慕容引刀原来是动画执行导演,曾参与过《忍者神龟》的制作,是一个成功的动画人,但表面的成功却从未使他骄躁。相反地,在当时的工作岗位上,“所有的工作都只要及格就好,这使我没有了进步和成长。”那时,“未老先乖”的他惊觉假如自己每天在日历上画一个圈,一周的日子就会成为一串省略号。他说:“我开始思考,问旁边的人,每天不断做这些不属于自己想法的事情,到底快不快乐,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他开始试着画出自己的内心,他说,“总想做一点点,哪怕最小的,却是自己的,总想能有哪怕一点的创意是自己的”。于是,他创作出了刀刀狗。

       “贴在墙上,释放忧伤。”“秋风起了,树叶落了,连蜘蛛都上吊了。”“只要我不醒来,世界就不存在。”“所有的思念,都只是刻舟求剑。”一张张温暖的刀刀狗,配着柔软的文字,打动了读者。有人这样评价这只刀刀狗:在它的精神世界里,没有廉价的乐观,也没有肤浅的愤怒。慕容引刀认为生活需要一种态度,人需要更多的生命体验。而刀刀狗就是刀刀,这些文字都是慕容引刀真实的生活感受,他将他们细腻的表现出来,完成了一种自由丰富的生命体验,刀刀狗让慕容引刀成为了他自己,也让许多读者找到了自己。

“创造世界的快乐”

       “我在画刀刀狗的时候感觉像是在创造一个世界。艺术家都是在创造另一个世界,像上帝一样,这或许是他们最大的快乐,也是我最大的快乐。”慕容引刀认为画画时技巧并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对生命的感受,是作画的过程中体验到的创造世界的快乐。他在上海和几个爱画画的朋友创立了“约绘”,大家在一起可以享受一段安静画画的美好时光。有一次,一位从没学过画画的朋友,将自己对旧识的思念和遗憾用简单的画笔描绘了出来,发到了朋友圈,结果得到了对方的回复。虽然这幅画作毫无技巧,但饱含真情实感和真实的生活体验,便令人感动。“如果技巧不能表达生命里的感动,要技巧干什么?”这是他对画画的理解和执着。

       互动环节,为配合新书《我喜欢你,要不要告诉你》的主题,他请在座的同学们讲一讲自己的故事,不少同学都举手大方分享。那些故事大都是年少青涩的感情,没有告白,没有结果,却自成一个美好纯洁的、名叫“暗恋”的世界。

“骨头越活越硬,心越来越软”

       关于刀刀狗的一些创作灵感来自于慕容引刀对日常的生活的感触,来自于他对生命中的人和事的发现、思索、感动。在他的讲述中,他将生活过得细腻而精致,他有诗人般敏感而有爱的心,能将我们所忽视的点点滴滴一一捡拾,一座城,一缕阳光,在他和他的刀刀狗那里,都是一种体验,都会有感触。

       从台湾到巴塞罗那,他走过了很多地方,不断地发现,不断地描绘,将那只刀刀狗画在路过的风景和故事里。在台湾的时候,他遇见过一位卖彩绘石头的职业摆摊人,聊天后得知这位卖石头老人的父亲竟是一位军旅作家。他说:“我和你一样感到惊讶,你很难想象,还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和普通人不一样,自由的活着。”慕容引刀选了一块石头,老人告诉他上面的符号代表感动,他感到很幸运,“对我而言,最可怕的就是没有了感动。”

       他认为的理想生命,应该是“骨头越活越硬,心越活越软”的,即在长大的过程中越来越有担当,也越来越温暖。“而现在的大部分人都活反了,越活越什么都怕,却越来越冷漠。”他无奈道。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