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九日,在春风和煦万物勃发的春日里,图书馆书咖迎来了桐乡市作协的四位诗人。2016年上半学期第一期思享家文艺沙龙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浙江省桐乡市作家协会,浙江省桐乡市新华书店联合主办,由浙江传媒学院书影协会和浙江传媒学院凡石文学社联合承办。在书咖优雅的乐声里,四位老师带着自己的诗作,与慕名而来的喜欢诗歌的同学们在一起读诗品诗,共同度过了一段愉快而美好的时光。

本次活动的主持人是凡石文学社的社长李响。李响用轻松愉快的开场词分别介绍了到场的四位作协老师,他们是桐乡市作协主席陈伟宏,桐乡市作协会员濮建镇,桐乡市作协会员俞伟远,桐乡市作协会员王净。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四位老师的欢迎和期待。

第一位为大家做分享的是濮建镇老师,濮老师前后读了自己的三首诗,重点讲了其中的《老人》这一首
老人
已经要靠剩下的满身皱纹
来绑住随时都会散架的皮骨
“衰老”的题材,在诗歌界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但濮老师用极其精炼传神的文字,给了我们新鲜震撼的感受。虽寥寥数字,却内涵丰富发人深省。一位老人经历了种种沧桑之后,年迈时回顾一生,好像什么都拥有,又其实什么都未曾得到。只有满身松弛的皮肤,捆绑住老人这一生打拼下来的泡沫帝国。余恨,无奈,妥协等种种复杂的情感在这首短诗中尽然展现,读来令人回味不已,唏嘘感叹。


俞老师给我们带来了诗作《作为叶子,在一个冬天午后的絮叨》。俞伟远老师谦虚地表示:自己时隔多年后再提笔写诗,还有很多不足,诗歌打磨得还不够精炼。俞老师说,这首诗的灵感来源,是2015年一个冬日的午后,他外出散步,一片枯叶飘落至他的眼前,由一片枯叶引发了他的感慨,由此来窥见人生百态。细细揣摩俞老师的诗,会发现他的诗作大多数灵感都来源于周围的生活,花草树木,虫鸣鸟叫,孩童啼哭,三杯黄酒,少女怀晴等等。诗的风格静谧又寂寞,折射出作者婉转迁回的绵绵内心世界,温柔却强大。诗人用略带惆怅的文字,呈给读者一个简单纯粹的世界。


王净老师则给我们带来了一首《乌镇西栅掠影》,在场的徐晓艳老师很喜欢这首诗,并现场朗诵了这首诗。她的朗诵饱含激情,抑扬顿挫。其中一段文字是这样的:
爬山虎安静 爬满一垛又一垛曾经的白墙
或从黛瓦的屋檐探视红尘
藏匿更多的陈年旧事
一个幽幽的乌镇
客栈楼上,那女子依栏举目
也许寻觅也许等候
你恰好路过
楼上一个乌镇楼下一个乌镇
我看到你也看到她
醒一个乌镇,梦一个乌镇
徐老师读完之后,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陈伟宏老师评价说,这首诗有诗人戴望舒《雨巷》的意境,幽远,惆怅,令人回味无穷。这个评价得到了在场其他老师的一致认同。桐乡市作协主席陈伟宏老师为三位老师的诗歌分享做了中肯的评价和总结。

接下来就是同学们和各位老师的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都很踊跃积极,将自己写的诗歌,或是自己喜欢的诗歌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此时会场气氛热烈高涨,活动甚至吸引了路过书咖的同学,不断有同学临时加入。此时全场座无虚席,甚至还有了站着都要领略诗歌风采的同学们。
下午4点,2016年第一期思享家之“多诗之春”活动圆满落下了帷幕。
文章作者:陈亮、书影协会凡杰 图片作者:潘亿丹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