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梦奇缘又名八月迷情,是2007年华纳兄弟出品的音乐剧情片。影片由科斯汀·谢里丹执导,乔纳森·莱斯·梅耶斯和凯丽·拉塞尔等联袂出演。影片早在2007年11月21日便在美国上映并受到一致好评。这部音乐与爱情、亲情交织的影片仿佛午后凉茶,给人视听盛宴,可以随着音乐手舞足蹈也可以伴着童话般的美好故事撒下感动的热泪。观后让人愿意相信童话,宁愿沉醉在这样简单纯粹的美好之中,当然最吸引我的地方,还是海默小天使甜甜的颜值…

海默小天使在剧中饰演一个找不到父母的孤儿,然而他相信自己能够聆听到父母的声音,他相信音乐能带给他力量,相信能够通过音乐寻找到从未蒙面的双亲,这里剧透一下:当然影片最后三个人真的也是因为音乐寻觅到彼此的,为小天使欢呼!海默在剧中也同样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埃文。埃文有着大大的深邃的宝石蓝的眼睛,仿佛灌进了夜空里所有璀璨的星星,聆听着音乐的时候他会甜甜的笑,奶白奶白的脸颊嵌入一对小巧的酒窝,是枚名副其实的可爱小正太。
影片开头是小正太苏炸的独白:音乐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聆听…这一句也正好照应着片尾处的独白,整部影片存在着整体的一致性。风声、蝉鸣、麦浪…如果给我,我可能只会觉察到烈日下的闷热,但在埃文耳边,这却是乐曲般神奇的律动,更是他指挥着大批麦子军团的个人交响乐。导演很会玩的安排了一场海默在麦浪中央尽情演奏的画面,足够盛大也足够震撼,埃文手中没有指挥棒,眼前没有乐谱,音乐旋律都自在心中…这枚为他天赋异禀做好的铺垫早已悄悄埋好…埃文从出生开始便一直生活在福利院的穹顶下,尽管因为想法奇特而备受排挤,但他却从未放弃过对父母寻觅的念头。而父母的相识相恋也在交叉倒叙着:母亲莱拉是擅长大提琴的高雅贵族,而父亲路易斯则是酒吧卖唱的市井小众,两人浪漫邂逅却注定难以缠绵永生…在吉他与琴声的共鸣中,莱拉有了第一次胎动,我们的小天使埃文就这样到来…故事回到眼下,雪夜相当沉寂,一轮皎月倒挂在暮色中,就是在这样的夜,埃文离开了福利院,顺着倾洒在路边的月光,来到市中心…
这是埃文第一次离开福利院伸手触碰这个社会,尽管有很多不习惯,可是惊喜仍大于陌生,这里到处都是埃文不熟悉的从未聆听过的声音:地下铁轨、机车蒸汽、汽车鸣笛、消防哨、电火花、滑板摩擦着地面、路头音响摩擦着空气、彩旗鼓动着风声…埃文欣喜着激动着,所有的声音到了他这里都变成完美的交响元素,一曲弘大的磅礴的合奏就这样登上舞台…后来他结识了广场上卖艺的小黑人,并跟随着他来到奇才的破旧老剧院。当然天才毕竟是天才,埃文半夜摸索到楼阁中的吉他,第一次触碰乐器便拍打出循环上升的欢快和辽远,奇才霎时间老泪纵横,为天才令人倾慕的才华,为终年不得志现在却可身为伯乐般的欣慰…而在另一边,莱拉终于从父亲口中得知埃文的存在,路易斯也踏上寻觅旧爱的旅途,三人的时间线终于重叠交织在一起。
不得不说,埃文的寻亲之路真的是如有神助,一路上总是有各种好人阴差阳错的帮助他,这里存在着天才的必然,童话故事或许也就本该如此…埃文来到教堂,他对于音乐的独特感知和出色表达同样引起了神父的重视,埃文被送往玛利亚音乐学院进行学习进修,(是的,如果你仔细看就会知道这就是他母亲莱拉曾经呆过的母校,都是缘分啊…),很快,埃文做出的奥古斯特交响乐被举荐为音乐学院周年典礼的压轴节目,埃文想要让更多人听到自己的愿望终于有了篇章性的跨越,然而在故事最后影片情节依旧吊着观众的胃口来了一个小反转:埃文被迫回到奇才身边,回到会把天赋吞噬和埋没的市井中心,在这里,我们却意外的发现埃文与父亲路易斯重逢了,两人在广场上斗琴,却丝毫不知道彼此就是与之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灵魂,音乐却帮助他们寻觅到彼此…(只能说都是缘分啊,音乐真是个好东西!)埃文在同伴的帮助下,终于在最后一刻返回音乐会,握住属于他的指挥棒!
故事最后,交响曲结束,埃文仿佛已经感受到父母炙热的目光的注视,他转过身,三人目光交织,时光过得太慢,相逢来的太迟,一切尽在不言中,海默小天使再次甜甜的笑了…镜头拉远,夜空笼罩下,影片开头的独白再次出现:音乐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聆听…
这真的是一部极其清新的电影,情节也相当简单,剧情却极其丰富,对天才的渲染铺垫虽然有些过分夸张,却又并不让人生厌,反而突出了小主角的可爱和纯粹,也使得剧情的走向和发展有相对合理的依托,影片前后文照应和较多的伏笔使得情节转换显得流畅统一,更增添了故事的可观性。适合在观看重口味电影之余拿来调剂口感,更是繁杂冗余生活中一次轻松闲适的开胃咀嚼,当你打开声梦奇缘的那一刻,你就可以把一切不愉快抛之脑后,放松你的大脑,打开你的双耳,尽情接受这一次灵魂与双耳的纯粹感动和洗礼…
文章作者:14信管1班 王茜茜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