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浙传

文化浙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浙传 -> 正文

【影评】观《遗失的美好》

发布时间:2014-12-09 来源单位:新闻与传播学院

记忆的碎片中,藏着眼泪。眼泪的伤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缓,它会越来越深,只因为曾经留下的美好太让人难舍。曾经的美好已经遗失,昔人的背影早已朦胧,但今生的情缘不减,跨越了几十年,亦不后悔过往的痴恋。

待自己年迈及终时,拿起泛黄的相片,心中仍涌起悲苦情离感,台湾海峡无法隔断爱情的执着,你心中有她的印痕,她在岁月的徘徊中等着你,是梦,也被揉碎。不要再埋恨那道海峡的无情,因为我们无法让历史的齿轮停止转动,但可以像爷爷一样把一份期待的目光投向后人,在时代的魅力之下,他们会找寻曾经遗失的美好,这份美好,也是国家的期许。

温情的探索

电影以古韵古香的上海作为叙事的起点,美丽的上海同时也是追忆的终点。一开始台湾导游张修杰带游客到大陆上海旅游,这就暗示了时间定格在了当代,两岸已经互通有无,这就消除了影片开始古韵的上海情调带给人们的错觉。本片柔和的色调也给人一种精神上的唯美,是有韵味的享受。

在这份柔美中,故事展开,上海女孩黛西继承祖传的红芳照相馆,张修杰可能由于导游的职业,喜欢用相片将美好的事物记录下来,两人的交集也便显得顺理成章。这世界的却充满着各种偶然,但是偶然却能造就最精彩的故事,也是推动影片情节发展的助动器。偶然中张修杰发现了一张老照片,里面的人跟他很像引起了他的好奇,照片无疑成为了故事的载体,也是秘密的唯一证据,一场探索之旅由此展开。在探索之中,张修杰与女孩黛西的谈话与交往,让人倍感亲切,不仅是台湾话与普通话的碰撞,更是一种两岸情谊的碰撞 ,这其实也包含大陆人与台湾人一种情感上的探索,他们的青春,活泼在让人感触青春美好,年少纯美,纯真,爱情美丽的同时,也寄托了一份希望,这也是时代的希望。

爷爷看到那张照片的激动,不仅让张修杰疑虑,更牵动每个观影者的心。在修杰得知照片里的人就是爷爷,照片构图有问题时,就为故事埋下了下一个伏笔,给人一种感觉,故事好像并不简单。故事本身的衔接非常好,但可能以为微电影一些自身因素的限制,让人感觉衔接的很抽象,转瞬太快,这也是目前中国电影的一个通病,不太注意细节的处理。电影人应该更精于对细节的要求,毕竟时代发展了,人们的观影水平提高了,这样也是对得起观众,对得起良心。

当黛西拿出那本照相记录时,可能会感觉略显突兀,但电影的枝节本来就是为中心情节服务的,所以这也算是在探索之中。二人探索出了“胡青子”,探索出了华东音乐学院,也略懂了爷爷激动的原因。牵出了华东音乐学院,也牵出了本片的另一条线,这也是本片的高明之处。以今天的美好唤醒昨天的记忆,同一个地点,却是不同的时代背景,但爱情的纯美无法被掩藏,它是永恒不变的。用同样的演员来演绎那一段痴缠的爱恋,观众也会一目了然,理解导演的良苦用心,其奇妙效果,不言而喻。

探索确实是本片无法回避的话题,那张照片,那本照相记录,音乐学院的遐想,都在为那份跌宕起伏的爱情做铺垫。当找到了胡青子奶奶的养女时,一切真相大白,前面的铺垫给人们内心定下一个唯美爱情的基调,最后用演绎的方式将这份爱情故事呈现,就更加耐人寻味,带来一份忧伤与感动,回想起来,温情的探索名副其实。

现实感与历史感

现实的美丽使我们感觉到美好的存在,张修杰与黛西的探索之旅也充满着唯美与浪漫。他们的幸福仍然有时代的烙印,是当代大陆与台湾关系向好的态势发展的一个缩影。他们的相识,相知,以至最后产生朦胧的爱意,可以说都得益于良好的时代背景,也暗示了一种时代潮流,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正在进行历史性的转折,而他们无疑是历史的幸运者。本片展现现实感的亮点就是以两个两岸的当代年轻人之间的故事为契机,以小见大,隐性的表达出两岸同胞同根同族,相亲相爱。两岸关系进入新的历史征程,祖辈的悲剧不会再重演,等待他们的只有过去遗失过而又再现的美好。

无论是张修杰和黛西,还是我们当代年轻人,都应珍惜今天的幸福。无论是年迈的爷爷,还是我们的祖辈,也都为当时的时代感到悲哀。影片中爷爷当年影像的出现,为整部影片抹上浓浓的历史感,它或许沉重,或许凄美,但都成为无法抹去的回忆。我们细细品味,感受,能感觉到爷爷的身不由己,国共内战,爷爷作为国民党的飞行员,一定是被迫退到了台湾,他不会想到他的爱情会在战场分离的那一刻永远结束,也不会想到刻骨的爱恋只成为漫长的等候与漫长的无助。“情浅情浓,心随你动,花谢花落,轻雨吻风,隔世相逢。 盼你今夜来入梦。”这凄美的歌词只能为他们凄离的见证。爷爷与胡奶奶的痛苦分离是历史的洪流残酷的强加,他们无疑成为时代的牺牲品,他们一生只能隔岸想念,像他们一样被那场洪流冲垮的无数人也只能隔岸想念。大陆与台湾也被无情的分开了,但始终是骨连筋,爷爷与奶奶的相思以及更多同胞的相思就是骨与筋的纽带,也是大陆与台湾的纽带,始终有一天,这个纽带会将两岸人永远的连在一起,永不分开。

现实感与历史感的相伴相随,以及他们之间的对比,也是本部影片讲故事的亮丽手法。

我不得不说导演是个会讲故事的人,是一个会将小爱融入大爱的人,是一个懂得让历史感与现实感相映成辉的人。导演用微妙的手法,用祖辈遗失的美好来层层深入,形象的将两岸的“前世今生”展示在我们面前,既是对祖辈的同情与敬怀,也是为了让我们深刻的凝记一个道理,那就是两岸同根同族,密不可分,一旦分离,不仅是个人的苦难,也是我们整个民族的苦难。

触动心灵的结尾

本影片的结局自是在情理之中,却又给我们意料之外的感动。当爷爷看到胡青子奶奶的照片时,记忆的碎片又不断闪现,这说明爷爷从未为忘记过他,他一直是爷爷最爱的人。内心泛起当年的波澜,心中百苦,岁月的涟漪轻起,百苦难熬,爷爷的哭泣触动心灵,也让人心中百味。

胡青子奶奶的养女的出现无疑将本片推向了高潮甚至更高潮,当她说“其实妈妈等了你一辈子”这句话时,让人的脑海一下子陷入一片空白,震颤了我们的心灵。眼泪在这时已成为真情流露。胡奶奶等了爷爷一辈子,他不顾时代的牵绊,只因为心中留有一份真心与真情。这位伟大的女性不仅超越了历史与现实,更让人相信大陆与台湾的情谊永存,同胞之情是不会被历史的洪流所冲垮的。

“若有心意梦莹之时不忘我们在一起,那些青春欢畅的时刻。”一句话,不改初心,方得始终,忆当年在一起的时光,即使匆匆,也是今日重聚的完美回忆。正如影片所期望的那样,愿更多的亲人相聚。一切随缘,缘定今生,张修杰与黛西的爱恋是缘的结果,大陆与台湾的“爱恋”也会是缘的结果。“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将是大陆与台湾最完美的结局,也是整个民族的期许,那份遗失的美好的完美回归。

文章作者:王彬 编辑者:黄田心

最新推荐